-
1、个别直观不管属于什么种类,不论它是充分的还是不充分的,都可转化为本质直观,而且这一直观不管在相应的方式上是充分的还是不充分的,都具有一种给予的行为之特征。
-
由一个国王执掌政权的政体是最好的政体,同样地,由一个暴君执掌政权的政体是最坏的统治形式。
-
能将自己的精神注入人心,从而使人写好戏、演好戏的"灵感之神"形象,比他早期的形象重要得多。
-
历史观是四个阶段的轮回,周而复始。第一阶段是神灵威吓下的社会生活;第二阶段是封建王公贵族的世界;第三是民主阶段;个人主义的发展导致了第四阶段的社会紊乱和崩溃,无政府状态趋势人们去求拜超自然的神祇,于是轮回再度开始。这个观点和叶芝的相似,这两位爱尔兰的现代派大师都相信西方文明已经到了第四阶段。
-
15世纪末汇总的《教会法大全》(Corpus iuris canonici)在1582年得到教皇正式认可。
-
路德的主观性将是危险的,任何在内省中迎会上帝的企图都将碰上上帝令人惊恐的沉默。
-
但可以肯定的是:《智者纳旦》的作者始终都忠实于他青年时代的梦想,52岁时,他死于一个犹太人的怀抱,这个犹太人曾被剥夺人身自由,关进监狱,后经莱辛亲自干预被释放。
-
诗人自杀不是日常事件,而是信仰危机事件。历史上第一位自杀的大诗人是屈原。屈原精神的标志不是爱国,而是自杀,他的伟大在于他敢自杀。
-
现代性政治思想争纷中的施米特 这个人及其命运 施米特的主要论著概览
-
冷嘲以及孤傲理性使人的心智和情怀被束缚在人的自伤经验之中,使人的精神语境变得非常贫乏。……信仰就是毫无所惧地持有对生活的信赖感,就是在挚爱与希望受到现实的否定时仍旧持重挚爱与希望。
-
人变得与上帝相似了,但却是反上帝的。蛇的欺骗就是反对上帝的。人知道什么是善与恶,但由于他不是本源,只是以疏离本源为代价换来了这种知,故而他所知道的的善与恶并非上帝的善与恶,而是反对上帝的善与恶。这是人反对上帝作出的永恒选定而自己挑选的善与恶。在变得与上帝相似的过程中,人成为一个反上帝的神邸。
-
一本书的写作乃是出于技艺,;它并非自然生长出來。
-
虽然不无问题,毕竟,一个建立在技艺及其目的之秩序基础上的等级秩序已经被提出来了。
-
苏格拉底在教导中的角色,是要使人们依靠自身从内部发现智慧
-
阿纳克西曼德是泰勒斯的青年朋友。在某些方面,他关于实在的观点很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