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num436-450  共92436
  • 魏晉以後直到唐中葉的中古時期,隨著地方豪強的崛起,三老、父老作為「民間代表」的角色,逐漸被各種土豪、世家取代。兩晉南北朝時期,國家甚至不再明令設置縣、鄉三老和里父老。他們作為社會領袖的角色,被「鄉望」、「民望」取代,而後者並不由政府任命,沒有「被正式嵌入地方行政體制之中」。

    —— 《地方公议》

  • 张教授以自己演讲时听众的回应为例,讨论了轻忽或轻视看待贫者生存困境背后的心态,为何认为「贫穷是可以容忍的」;深刻分析那些指责她研究「为什么要这样讲新加坡?」、认为检讨政府扶贫体制或方案的失败是家丑外扬,背后意味着什么,并揭示这种观念如何巩固不平等现象。

    —— 《不平等的样貌》

  • 如果你的才具有簇新的,最初只能有少数的同情者,而仇敌倒可赢得不少。不要灰心,同情者会占胜利的;因为他们知道为何爱你;你之仇敌,则不知因何憎你。前者是热心真理的,会不断地替你征集爱真理的新同志,后者则对于他们自己的谬误的见解,永远没有坚持的勇气。前者是坚定不拔的,后者则望风而靡。真理可操必胜之券。

    —— 《罗丹艺术论》

  • 当代艺术并不是一个外在的标签,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它恰恰不拘泥于某些规定的形态,而是以自由、开放、多元、融合的精神和态度造就了丰富、生动而具颠覆性的艺术景观。 一个时代的摄影,最终投射在历史幕墙上的,就是它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的观念。

    —— 《从“观看”到“观念”》

  • 我们太难逾越的是:明明每个人都想成为独一无二的摄影家,却偏偏都在别人的标准里定义自己。任何一个派别、圈子、群体,哪怕标榜着自由、解放、反叛,其实都是要画地为牢、占山为王,都只是为了建立新的权威,而不是为了获得艺术的真谛。 因此,我们不如在各自的摄影里,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照片,首先是对自己有意义;最终,它可能也是对自己最有意义。

    —— 《从“观看”到“观念”》

  •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自镐京东迁洛邑,春秋时期开始。其后,王室衰微,在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中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局面。齐、晋、楚、吴、越,史称五霸。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为战国时期。十余国中齐、楚、燕、韩、赵、魏七国争雄,征战不断。春秋和战国合称东周。

    —— 《中国风俗通史: 两周卷》

  • 关于笑的许多错误或不充分的理论之所以产生,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有许多有资格成为滑稽的东西,由于连续的习惯,滑稽的性质被麻痹了,事实上就不再滑稽了。要使这个滑稽的性质重新苏醒,必须破除这个连续的习惯,跟时尚决裂。人们可能认为是这个连续习惯的破除产生了滑稽,事实上它不过是使我们注意到原来就存在的滑稽而已。

    —— 《喜剧的本质》

  • 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行为相当迷人,走进他们之间,观察他们是一件惊现而趣味横生的事情,我无法否认,自己有时也会困惑于为什么他们会被社会认为是不成熟的。除此之外,我与他们几乎保持着很为友好的关系,他们之中也有人是心理治疗师,这个职业似乎成为了最受御宅族欢迎的职业之一,在1997年,《新世纪福音战士》热潮以来,它成为了御宅族比例最高的职业之一。

    —— 《Beautiful Fighting Girl》

  • 从一九O二年的艾略特到一九四四年的米切尔,每一任殖民地总督都对我们犯下了大大小小的罪行,尼干迪哀叹道,但是这是第一次一位总督在他上任几天内就对整个肯尼亚民族宣布战争。当然,巴灵总督是遵照他在伦敦的上司,也就是丘吉尔本人的指令,他才是英国的首相。你看到整件事的可笑可悲之处了吗?我们的人民帮助丘吉尔打败希特勒,而现在他是用什么报答我们的?

    —— 《战时梦》

  • 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爱不是一场必须满分的考试。不理解也没关系,关心和感恩也同样能创造爱、延续爱。

    —— 《喂,你好吗?》

  • 人生有时候就像一场远征,脚步越沉重,方向越清晰。

    —— 《喂,你好吗?》

  • 真正的信仰,教我们如何在一个充满痛苦与恐惧、匮乏与不公平的世界里,负责任的地、谦卑而高贵地生活。

    —— 《人间草木》

  • 時間一天天過去,我逐漸看出這樣一個問題:這個建築的糟糕是如此明顯、如此確鑿、如此無可辯解,爲什麼斯科特要這樣修建它?如果說斯科特是一個拙劣的建築師,這種說法只是以同義反復取消了問題;如果說趣味問題是難以解釋的,這種說法則是以虛假的暗示(suggestio falsi)迴避了問題。我開始問自己,斯科特實際做的與他試圖做的,二者之間究竟有什麼聯繫呢?(32)

    —— 《柯林武德自传》

  • 他想表达的不过是:人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所有的选择都是缓慢形成的;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是,仿佛什么事情也都没发生,只不过,大家在经过这些事情之后,都变得不一样了。

    —— 《长者是一扇窗》

  • 不管是五岁或是95岁,没有一个临终之人不知道自己的死亡正在逼近。 问题不是:“我该不该告诉她她快死了?” 真正的问题是:“我能不能听懂他?” 举例来说,病人可能会告诉你:“你7月生日的时候我就不在了。”你听见这句话最好的反应就是你不会觉得需要说:“哎呀,快别这么说。你会好起来的。”因为这样说,会打断病人与你之间的沟通,因为病人会了解到你还没有准备倾听。

    —— 《你可以更靠近我》

相关文摘
  •  永恒的时光之旅

    永恒的时光之旅

    作者:星野道夫
    译者:游韵馨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这些人,那些事

    这些人,那些事

    作者:吴念真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 人生

    人生

    作者:路遥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极简宇宙史

    极简宇宙史

    作者: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
    译者:童文煦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  认识电影

    认识电影

    作者:路易斯·贾内梯
    译者:焦雄屏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再度觉醒

    再度觉醒

    作者:普里莫·莱维
    译者:杨晨光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巨人的陨落

    巨人的陨落

    作者:肯·福莱特
    译者:于大卫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一路向前

    一路向前

    作者:霍华德·舒尔茨,乔安·戈登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 陶渊明集

    陶渊明集

    作者:逯钦立 校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 何以笙箫默

    何以笙箫默

    作者:顾漫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