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联式社会主义世界出于道德原因想要去除模仿性欲望,结果是剥夺了经济生活中的一切激励机制。苏联的社会主义者乐观地相信,在一个没有冲突、没有社会冲突的世界里,人们会愉快地工作,为集体创造利益。不幸的是,这样的事并没有发生。
-
不过,我个人认为,生命充其量不过是绝对精神的排泄物而已。
-
说来有趣,多数人可能朝夕相处,日久生情,却始终不清楚爱意究竟何时萌生。露丝却知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个瞬间。当艾姬冲她咧嘴一笑,把那罐蜂蜜递给她时,她一直竭力压抑的感情顿时排山倒海般涌出,就在那一刻,她知道自己全心全意地爱着艾姬。所以那天她才会号陶大哭。她以前从未有过这种感觉,她知道,自已以后可能也不会再有这种感觉。
-
“你除了缺点一无所有,”她喊道,“你每个缺点我恐怕都会憎恨,但所有的加在一起我却喜欢。”
-
对于我来说,语言习惯是人格的一个小角落,面朝外部放置。我不捍卫它,它就会被别人改变。捍卫它的过 程不仅会给我带来无穷麻烦,而且对别人没有任何好处(为了工作说句话有什么难的呢?),它只对我自己有意义。但正因它只对我自己有意义,我需要无比郑重。
-
我用很久才习惯了大学生活的基础逻辑:各凭本事,这里的“本事”不是我过去十八年学到的任何知识。它可以是会画画,或者会社交,或者特别会处理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总之不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理生物历史中的任何一种。
-
《绣余草》中很多诗作都是基于季节变迁与自然物象等传统诗歌主题,如春莺秋夜秋柳月夜七夕等,都是集中常见诗题。寻常时分、等闲娱情,都被赋予“诗意"”转录诗中,诸如夏夜雨后望月、春日病中听雨、睡起、秋夜闻笛等诗题即见浮光掠影。
-
文学中的影响就像植物沐浴着的阳光一样,植物需要阳光的照耀并不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阳光,而是始终要以植物的方式去茁壮成长。
-
所以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要让每个细节出现在它们自己的位置上,记住是自己的位置,不是合适的位置,合适的位置会有几个,自己的位置只有一个
-
究竟是谁为了什么创造出人类这么愚蠢的动物呢?有人说,人的模样是对神灵的仿造,这种说法对神灵相当不敬。
-
我们这里是劳动者的国家,所以不存在罢工。懂不懂?
-
“你根本不读书,却想预测谁能得诺贝尔文学奖,你哪儿来的自信!”
-
之后周勃与大臣们合谋废掉由吕后安排而非惠帝所生的少帝,拥立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
-
Slow music, please. Shut your eyes, gents. One moment. A little trouble about those white corpuscles. Silence, all.
-
几年前,我坐上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小汽车一一他是个酷爱文学的读者——,看见座位上有一本红皮小书。“这是海明威大师的书”。他对我说。事实上,在海明威去世20年后,他仍然那么经常、那么短暂地出现在让人想象不到的地方,就像大概是五月间的那个早晨那样,他在圣米歇尔大街对面的人行道上对我说“再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