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num87181-87195  共92112
  • 西点军校的荣誉准则之中。该校的考试无人监考,作弊属于重大过失,作弊者会被立即开除。不过,由于学生们不愿意“告发”自己的同学,学校规定,发现作弊而未能及时告发同样违反荣誉准则。这一违规行为同样会导致开除。

    —— 《策略思维》

  • 其他人常常可以帮助我们立下可信的承诺。虽然每个人在独立行事的时候都有可能显得弱不禁风,但是大家团结起来就可以形成坚定的意志。成功运用同伴压力而立下承诺的著名例子来自匿名戒酒组织( Alcoholics Anonymous, AA)(以及节食减肥中心)。 AA采用的办法改变了反悔食言的后果。它建立了一个社会组织,谁要是反悔食言,荣誉和自尊就会付诸东流。

    —— 《策略思维》

  • 信任对方有时候意味着要冒很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未必愿意互相信任对方。不过,假如承诺的问题可以减小到一个足够小的范围,那么,可信度的问题就能自动解决。威胁或许诺可以分解为许多小问题,每一个问题可单独解决。假如江洋大盗每次只要信任对方一点点,相互之间的信誉就能继续存在。考察下面两种情况的区别:一是一次性用 100万美元向另一个人购买 1公斤可卡因,二是做同样数量的买卖,但分为 1 000次进行交易,每次交易不超过 1 000美元价值的可卡因。前一种情况可能使你觉得,假如可以赚取 100万美元,那么,铤而走险欺骗你的“同伴”也是值得的,但在后一种情况下,欺骗你的“同伴”只能得到区区 1 000美元,显然不足以弥补由此导致的破坏一种有利可图关系的损失。

    —— 《策略思维》

  • 马克·吐温在《傻瓜威尔逊》( Pudd' nhead Wilson)这篇小说里解释了这一哲学:听好了,傻瓜会说:“不要把你的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是,智者会说:“把你的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同时切记看好那个篮子。”

    —— 《策略思维》

  • 破釜沉舟军队通常借助断绝自己后路的做法而达成遵守承诺的目标。这个策略至少可以回溯到 1066年,当时,征服者威廉( William)的侵略大军烧毁了自己的船只,从而立下了一个许战不许退的无条件承诺。

    —— 《策略思维》

  • 合同要使你的承诺显得可信,一个直截了当的办法就是同意在你不能遵守承诺的时候接受某种惩罚。假如负责重新装修你的厨房的工人事先得到一大笔订金,他就会有动机减慢工程进度。不过,一份具体说明了酬金与工程进度有关,同时附有延误工期的惩罚条款的合同能使他意识到,严格遵守商定的时间表才是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决定。这份合同就是确保承诺得以遵守的手段。

    —— 《策略思维》

  • 一个有着举止疯狂名声的人可以成功地发出威胁,但若是换了一个头脑正常、沉着冷静的人,当他做出同样的威胁时,人们就会觉得难以置信。从这个意义上讲,明显的不合理性可以变成良好的策略上的合理性。你甚至可以有意培育这么一种名声。由此说来,一个看起来疯狂的人也有可能是一个超级策略家,因为他的威胁总是更容易就使别人信以为真。

    —— 《策略思维》

  • 托马斯·霍布斯写道,对言语的约束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得到强化:一是对食言后果的恐惧,二是不食言的荣耀或自豪。

    —— 《策略思维》

  • 有时候,破坏信誉可能为达成一个承诺铺设道路。

    —— 《策略思维》

  • 以色列的一贯原则:坚决不跟恐怖分子谈判。这是一个威胁,意在阻吓恐怖分子,打消他们企图劫持人质,以此索取赎金或者要求释放犯人的念头。假如这个决不谈判的威胁是可信的,那么,恐怖分子就会意识到他们的行动注定徒劳无功。与此同时,以色列的决心也会经受考验。每一次,一旦这个威胁必须实践,以色列总会吃苦头;拒绝妥协可能使以色列人质命丧黄泉。每一次只要遭遇恐怖分子,以色列的信誉和可信度就会面临考验。屈服一次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满足眼下这批恐怖分子的要求那么简单,还会给以后的恐怖行动增添诱人的魅力。

    —— 《策略思维》

  • 务必使遵守你的承诺成为符合你自身利益的选择:把威胁变成警告,把许诺变成保证。

    —— 《策略思维》

  • 建立策略意义上的可信度意味着你必须让别人相信你确实会实践你的无条件行动,你会信守许诺,也会实践你的威胁。

    —— 《策略思维》

  • 这一教训可以一直追溯到托马斯·霍布斯注 49( Thomas Hobbes)的名言:“言语的束缚实在软弱无力,根本抑制不了人们(男人)的贪婪。”[3]李尔王( King Lear)则发现,其实女人也一样。

    —— 《策略思维》

  • 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口头许诺是不能当真的。正如制片人萨姆·戈尔德温( Sam Goldwyn)形容的那样,“口头合同还比不上把它记录下来用的白纸值钱呢。”

    —— 《策略思维》

  • 为什么美国不会威胁日本说,假如日本不同意进口更多的美国大米、牛肉和柑橘,美国就要动武呢?注 48虽然动武的想法有可能博得美国一些农场主和政治家的欢心,但同时却存在几个很好的理由,说明不能这么做。 (1)没有人会相信这么一个威胁,因此这个威胁不会奏效。 (2)哪怕这个威胁真的管用,日本也不傻,一定会重新揣摩美国究竟是不是它的盟友。 (3)假如日本不肯进口更多柑橘,美国说到做到,当真实践自己的威胁,其他国家就会谴责美国选择了一个很不恰当的惩罚方式,日本更会怒不可遏。不过,假如美国不实践自己的威胁,又会让自己日后的信誉大打折扣。无论是不是实践自己的威胁,美国都将遭到失败。 (4)这个威胁由于引入了一个本来毫不相干的因素——武力——而使原来的问题变得模糊不清。

    —— 《策略思维》

相关文摘
  •  永恒的时光之旅

    永恒的时光之旅

    作者:星野道夫
    译者:游韵馨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这些人,那些事

    这些人,那些事

    作者:吴念真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 人生

    人生

    作者:路遥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极简宇宙史

    极简宇宙史

    作者: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
    译者:童文煦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  认识电影

    认识电影

    作者:路易斯·贾内梯
    译者:焦雄屏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再度觉醒

    再度觉醒

    作者:普里莫·莱维
    译者:杨晨光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巨人的陨落

    巨人的陨落

    作者:肯·福莱特
    译者:于大卫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一路向前

    一路向前

    作者:霍华德·舒尔茨,乔安·戈登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 陶渊明集

    陶渊明集

    作者:逯钦立 校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 何以笙箫默

    何以笙箫默

    作者:顾漫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