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num87166-87180  共92112
  • 今天,在选择相互竞争的技术时,类似打字机键卡位、口蹄疫以及潜水艇的空间限制这样的问题与最终选择的得失已经毫无关系。来自博弈论的重要启迪在于,早日发现潜力,为明天取得优势做好准备,这是因为,一旦某项技术取得了足够大的先行优势,其他技术哪怕更胜一筹,恐怕也难以赶上。因此,假如早期花更多时间不仅研究什么技术能适应今天的需要,而且考虑什么技术最能适应未来,那么未来就可能获得很大的收获。

    —— 《策略思维》

  • 历史很重要。历史上那个导致几乎 100%的打字员都使用 QWERTY的偶然事故,现在看来具有使自身永生不朽的本事,即便当初推动 QWERTY发明的理由早已不存在。

    —— 《策略思维》

  • 在囚徒困境里,当一名囚徒坦白时,他伤害了他的同伴,却不会因此而缴纳罚金。由于存在许多没有标价或不作为市场交易的行为,自利行事者常常对其他人造成很大伤害而带来的好处却微乎其微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 《策略思维》

  • “我们的晚餐并不是来自屠夫、啤酒酿造者或点心师傅的善心,而是源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每个人]只关心他自己的安全、他自己的得益。他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提升他原本没有想过的另一目标。他通过追求自己的利益,结果也提升了社会的利益,比他一心要提升社会利益还要有效。” 1776年,亚当·斯密( 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写下了这段话。

    不幸的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适用范围相对较小。并不存在什么普遍假定,说只要每一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那么一切可能出现的世界都会取得最好的结果。即便是在经济事务这一更窄的范围内,“看不见的手”这一法则也有一些重要的说明和例外。

    —— 《策略思维》

  • 边缘政策不仅在于创造风险,还在于小心控制这个风险的程度。

    —— 《策略思维》

  • 古特曼承认他不能以处死的办法威胁斯佩德。不过,他可以让斯佩德面对一种风险,即局势可能在僵持到极点的时候超出控制。结果会是什么就说不准了。不是古特曼存心要杀斯佩德,只不过确实可能发生事故。而死亡又是不可逆转的。古特曼不能承诺假如斯佩德不肯招供,他就一定大开杀戒。但他可以威胁说要让斯佩德处于一种境地,在这种境地下古特曼自己也不能保证是不是可以防止斯佩德遇害。注 71这种让某人了解自己遭受惩罚的概率的本事应该足以使这个威胁奏效,假如惩罚足够吓人的话。

    —— 《策略思维》

  • 斯佩德向这个来自地中海东部的家伙微微一笑,和气地答道:“你想要那只鸟吧。它在我的手里……假如你现在杀了我,你又怎能找到那只鸟?假如我知道你在得到那只鸟之前杀不了我,你又怎能指望吓唬我交出来?”古特曼的回应是解释他打算怎样使自己的威胁变得令人信服。 “我明白你的意思。”古特曼格格笑了。“这是一种态度,阁下,需要双方拿出最敏锐的判断,因为你也知道,阁下,男人若是急了,很快就会忘掉自己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任凭他们的情绪指挥自己,失去自制力。”

    —— 《策略思维》

  •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肯尼迪将全世界拖下了这个斜坡一点点;赫鲁晓夫不敢冒险再往下走,于是双方达成妥协,合力将全世界拉回到上面的安全之地。

    —— 《策略思维》

  • 我们普通人也会运用边缘政策,只不过不会产生那么深远的国际影响罢了。比如公司管理层与工会可能面临一场毁灭性的罢工,固执己见而不能达成妥协的夫妻可能离婚,意见不一的国会议员假如不能通过预算案,就会让政府关门:这些案例的双方其实都会用到边缘政策。他们故意创造和操纵着一个有着在双方看来同样糟糕的结局的风险,引诱对方妥协。

    —— 《策略思维》

  • 1962年 10月,古巴导弹危机将整个世界拖到了爆发核战争的边缘。苏联在反复无常的尼基塔·赫鲁晓夫的领导下,开始在古巴装备核导弹,那儿距离美国本土只有 90英里。 10月 14日,我们的侦察机带回正在建设中的导弹基地的照片。约翰· F·肯尼迪总统在他的政府内部进行了 10天的紧张讨论,于 10月 22日宣布要对古巴实施海上封锁。假如苏联当时接受这一挑战,此次危机很有可能升级为超级大国之间一场倾巢而出的核战争。肯尼迪本人估计,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介于三分之一到一半之间”。不过,经过几天的公开表态和秘密谈判,赫鲁晓夫最后还是决定避免正面冲突。为挽回赫鲁晓夫的面子,美国做了一些妥协,包括最终从土耳其撤走美国导弹。作为回报,赫鲁晓夫则下令拆除苏联在古巴装备的导弹,并且装运回国。

    —— 《策略思维》

  • 历史注记博弈论是由普林斯顿伟大的学者约翰·冯·诺依曼首先提出的。早年,研究重点放在纯粹冲突的博弈(零和博弈)上。其他博弈则被当做一种合作方式进行考察,即参与者应该共同选择和实施他们的行动。这些方法不能涵盖现实当中的大多数博弈,在这些博弈里,人们各自选择行动,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并非纯粹冲突。对于同时存在冲突与合作的一般博弈,我们提到的均衡概念归功于约翰·纳什。托马斯·谢林则扩展了相继行动博弈的分析,建立了策略行动的概念。

    —— 《策略思维》

  • 1944年 6月,盟军筹备诺曼底登陆的时候,想方设法让敌人相信攻击点会在法国北部的港口加来。最具创意的一招,是把一个德国间谍变成一个双重间谍,却又不是一般的双重间谍。英国人费尽心机让德国人听说自己的间谍叛变了,却又不让他们知道这个消息是有意泄露的。为了使德国人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双重间谍多么(不)可信,这个家伙向德国发回了一些最蹩脚的信息。德国人发现这些信息只要按照字面意思反过来理解就对了。这是关键的一步。当这名双重间谍报告说盟军将在诺曼底登陆时,他说的是实话,偏偏德国人反过来理解,认为这进一步确认了加来才是攻击点。

    —— 《策略思维》

  • 假如你的手表不准,别人没办法知道现在秒针究竟处于什么位置。对于必须使自己的混合策略比例维持在 50 ∶ 50的棒球投手,我们的建议是,每投一个球,先瞅一眼自己的手表。假如秒针指向一个偶数,投一个快球;假如指向奇数,投一个下坠球。实际上,秒针可以帮助你获得任何混合策略比例。比如,现在你要用 40%的时间投快球而用另外 60%的时间投下坠球,那么,请选择在秒针落在 1~ 24之间的时候投快球,落在 25~ 60之间的时候投下坠球。

    —— 《策略思维》

  • 自豪感通常是一种精英主义情感;它表现为从事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或拥有大多数人不具备的东西。

    —— 《策略思维》

  • 没有多少人会跟一台自动售货机讨论价格问题。

    —— 《策略思维》

相关文摘
  •  永恒的时光之旅

    永恒的时光之旅

    作者:星野道夫
    译者:游韵馨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这些人,那些事

    这些人,那些事

    作者:吴念真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 人生

    人生

    作者:路遥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极简宇宙史

    极简宇宙史

    作者: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
    译者:童文煦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  认识电影

    认识电影

    作者:路易斯·贾内梯
    译者:焦雄屏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再度觉醒

    再度觉醒

    作者:普里莫·莱维
    译者:杨晨光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巨人的陨落

    巨人的陨落

    作者:肯·福莱特
    译者:于大卫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一路向前

    一路向前

    作者:霍华德·舒尔茨,乔安·戈登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 陶渊明集

    陶渊明集

    作者:逯钦立 校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 何以笙箫默

    何以笙箫默

    作者:顾漫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