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都有一个如影随形的朋友--蹉跎。能面对他,灵魂也总有了些许意义;能战胜它,那么你的灵魂也就站上了至高点,无所畏惧。
-
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否则就不会因为自己失去了王位而悲哀。所以,人的悲哀也可以证明人的伟大。阴暗的角落里没有罪恶,只有疾病,罪恶也有它的骄傲。
-
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此了。
-
人的精神性自我有两种姿态。当它登高俯视尘世时,它看到限制的必然,产生达观的认识和超脱的心情,这是智慧。当它站在尘世仰望天空时,它因永恒的缺陷而向往完满,因肉身的限制而寻求超越,这便是信仰了。完满不可一日而达到,超越永无止境,彼岸永远存在,如此信仰才得以延续。
-
即使两人相爱,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同行。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
-
每一个个体必须穷其毕生的努力,才能“重新占有”精神生活,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个性。精神的实现决不是我们的自然禀赋;我们必须去赢得它,而它允许被我们赢得。
-
灵魂只能独行,但不是在一片空无中行进。你走着走着,便会在这里那里发现一个个的脚印,于是你知道,曾经有一些相似的灵魂也在这途中行走,你的灵魂的独行并不孤单。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回应。
-
充满信心,面对未知的灵魂世界,相信自己终会遇到不让我孤独的十字路口!
-
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人的天性是不愿忍受长期的孤独和寂寞的,长期的孤独和寂寞往往是被迫的。然而,正是在被迫中,人的创造力意外地得到了发展的机会。
-
品尝灵魂独行的滋味在黑暗中并肩行走,灵魂不再觉得孤独一丘一壑,一草一木,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和故事。
-
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我们也不能(无权)提出这种要求。但只要不放弃,相信灵魂的独行总有尽头,相信家的温暖,拥有避风的港湾,一切总还是会有的。
-
所谓信仰生活,未必要皈依某种宗教,或者信奉某一位神灵。一个人不甘心被世俗生活的浪潮推着走,而总是想为自己的生命确定一个具有恒久价值的目标,他便是一个有信仰生活的人。
-
品尝灵魂独行的滋味,非苦非乐,总是似是而非,独行并不好受,只有并肩行走,走下的每一步才坚实。一步一印,人生才变得有意义。灵魂才不会觉得孤独...
-
尝一下灵魂独行的滋味,是酸是甜还是苦和辣,每一个人都有所不同。每一根的内心世界都有这么一扇门,需要自己和别人一起来打开,那就是信心。不单单要自己有对生活对人的对事的信心,还要他人对你的信心。
-
外在的眼睛看见现象,内在的眼睛看到 本质。许多时候,我们的内在眼睛是关闭着的。于是,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看见世 界,却看不见上帝,我们的日子是满的, 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