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袁枚的讲究:趣读《随园食单》

袁枚的讲究:趣读《随园食单》
作者:林卫辉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5-08
ISBN:9787559882240
行业:其它
浏览数:3

内容简介

像袁枚一样吃得讲究,活得痛快!穿越300年的舌尖盛宴,还原清代美食家袁枚的生活美学,透过文人雅集看当时的社交生活和世相百态。

☆内容简介

《随园食单》不只是食谱,更是清代文人的雅致生活范本。本书是一部解读清代美食家袁枚及其经典著作《随园食单》的作品,精选食单中 40 余道菜肴和茶酒,从粤菜的鲜、官府菜的雅,到武夷山茶、兰陵酒等,呈现一席惊艳无比的随园宴。从食材甄选到烹饪技法,解析袁枚的饮食哲学,看他如何将生活美学融入一饮一食。冒死吃河豚的同窗好友蒋和宁、获康熙御赐豆腐秘方的老宠臣、与之惺惺相惜的郑板桥……全书串连起袁枚与30多位名士的宴饮轶事,描绘他辞官隐居后以随园展开的社交生活,透过名士宴饮看清代官场与民间的社交生活和世相百态。

☆本书亮点

1.《风味人间》美食顾问林卫辉沉淀之作,陈晓卿、罗韬、周松芳、宋思维力荐!陈晓卿称其展示了王权政治背景下,百姓的生存智慧和士大夫阶层的审美。

2. 还原清代美食家袁枚笔下的舌尖盛宴。精选《随园食单》300多道南北各地菜肴中具有代表性的40多道,包括冬瓜燕窝羹、烤乳猪、剥壳蒸蟹等粤菜,风肉、鹿尾、豆腐蛏汤、汤煨甲鱼等官府菜,以及武夷山茶、杭州龙井、兰陵酒等茶酒,呈现一席惊艳无比的随园宴,每道菜都令人垂涎。

3. 揭秘清代老饕的挑剔口味,呈现袁枚在饮食上的极致追求。从食材选取到烹饪方法,解析袁枚的烹饪哲学——食材需应季、用料需精确、火候需精准、搭配求和谐等。从龙井到花雕,茶叶保存中湿度的把控、黄酒“以狠为佳”,宴请时反对堆砌名贵食材、讲排场等,袁枚的茶酒哲学及宴客之道,背后是对风雅生活的极致讲究以及中国人传承千年的礼仪与审美。

4. 食单背后的文人雅集。乾隆年间,袁枚的随园餐桌,是文人雅士的“文化沙龙”。让袁枚免于落榜的总督、获康熙御赐豆腐秘方的老宠臣、与之惺惺相惜的郑板桥……串连起袁枚与30多位名士的宴饮轶事,透过饭局看清代官场与民间的社交生活和世相百态。

5. 18幅传统工笔纸本精美插图,描绘食材选取、烹饪、装盘、餐桌布置、餐具布局、待客礼仪等,生动再现清代宴饮和随园雅集场景。

6. 随书随机附赠2张酒令卡,解锁古代酒令行令方法。源自《随园食单》的“点心令”“茶酒令”“水族令”“羽族令”四种酒令卡,对应不同朝代酒令知识、行令游戏,餐桌上、旅途中均可沉浸式体验随园雅集宴饮的乐趣。

☆ 名家推荐

研究中国饮食,袁枚的《随园食单》是绕不开的经典。不过,高产美食作家林卫辉认为,也不必把这本书“当成美食圣经供奉”,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本“趣读”。他以原著为出发点,系统地分类和研读,加入了宏观的历史地理背景概述,以及作者生平的补充,并且以微观的现代食品科学研究方法,尽可能推断、破解和复原其中的食材及其加工工艺和烹饪方式。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在王权政治背景下,百姓的生存智慧和士大夫阶层的审美。

——陈晓卿(纪录片导演、美食作家)

一部《随园食单》,就是从格物中来,亦从自省中来。这是中国古代饮食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之作。或许袁枚的《随园诗话》有言之过滥的弊端,但《随园食单》却是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言之有趣的美食经典。而林卫辉先生以一个既有文献修养又深耕厨艺研究的学者之功力,做足形下之功夫,调动形上之参悟,对《随园食单》作了一番现代诠释,其中对有关厨者之功夫、食者之心法、为主之妙方、为客之受用,都作了首创性的解读。

——罗韬(资深媒体人)

《随园食单》风行两百年,谁解其中味?此中有饮食真味、宦海情味、人生况味,全凭林卫辉先生以看似轻松的笔调,首次为读者揭秘发覆。也是他继《此生有味:苏东坡美食地图》为苏轼立一别传之后,再为袁枚立一别传。不仅大有功于饮食文化史的研究,也大有功于古代文学史的研究。

——周松芳(文史学者)

青瓷碟子摆三样,整蟹敲开壳,膏如凝脂;灌汤饺正在锅中滋滋响;卤鸭已经去骨,另备酱料;掐开刘方伯家的月饼,里馅的核桃仁滚进酒盅。琥珀色的酒里漾着旧年月,园中草木自在荣枯。袁枚写食单时,约莫也这般:三分烟火气,七分故人情。个中讲究三言两语怎能概括?且听林卫辉老师抽丝剥茧,娓娓道来。

——宋思维(水墨画家)

☆编辑推荐

“不将就”生活美学的极致实践,传承千年的生活理念,中国饮食文化的巅峰缩影。

人生百味,不过一席随园宴。

乾隆年间的诗坛领袖,也是历史上最会吃的文人;他辞官归隐,却把日子过成了诗。他不仅是美食家,更是生活美学的鼻祖!他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却反对铺张浪费;他追求美味,却更看重饮食背后的情趣与境界。

清代比谁都懂生活的美食家,23岁中进士,没做几年官34岁却辞官归隐,建了一座随园,吃遍江南,写下一本让后世吃货膜拜的《随园食单》。这本书不只是一本菜谱,更写透了中国人对美食的极致追求。

冬瓜燕窝汤讲究“以柔配柔、以清入清”、鳝鱼需“现杀现烹,现熟现吃”、卤鸭必先“去骨”等粤菜做法,从食材选取到搭配均精细得很;豆腐蛏汤之称绝在于蛏子的肥美,风肉的精妙在用盐比例,猪蹄膀神仙肉的关键在两钵合之……官府菜制作也深刻蕴含袁枚的烹饪哲学。从龙井到花雕,从泡好茶先“藏好水”、黄酒讲求“以狠为佳”,袁枚的“茶酒哲学”中呈现的是对风雅生活的极致讲究。

袁枚用一桌菜讲透待客之道,比如“戒耳餐”,批评贪图名贵食材的虚荣行为,认为“豆腐得味,远胜燕窝”,用大碗盛淡而无味的燕窝不如碗中放明珠百粒;“戒目食”,反对量多、讲排场,40余道菜的宴会,回家后仍需煮粥充饥,因菜品粗制滥造。这种对一只碗、一席宴“不将就”的讲究,背后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礼仪与审美。

......(更多)

作者简介

林卫辉,广东潮州人,1968 年出生,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学院,美食专栏作家,公众号“辉尝好吃”主理人,《风味人间》美食顾问。著有《此生有味:苏东坡美食地图》《寻味》等饮食文化散文集。

......(更多)

目录

第一篇 为数不多的几道粤菜

冬瓜燕窝

烤乳猪

端州三种肉

狮子头“杨公圆”

鳝丝羹

剥壳蒸蟹

灌汤饺“颠不棱”

卤鸭

第二篇 官府菜的心思

尹继善家的秘制菜

陶方伯家的葛仙米和十景点心

钱观察家的“神仙肉”

谢太守家的猪里脊肉

蒋御史家的蒋鸡

蒋侍郎豆腐

杨中丞豆腐

王太守豆腐

程立万豆腐

汤西厓猪肺

中秋节的猪头

刘方伯家的月饼

徐兆璜明府家的芋羹

朱分司家的红煨鳗

吴竹屿家的汤煨甲鱼

程泽弓家的蛏干

龚司马家的乌鱼蛋和笋干

章淮树观察家的面筋

高邮咸鸭蛋

运司糕(上)

运司糕(中)

运司糕(下)

孔藩台家的薄饼

春圃方伯萝卜饼

张荷塘明府家的天然饼

唐静涵家的烧鲟鱼、唐鸡、青盐甲鱼

第三篇 谈茶论酒

七碗生风,一杯忘世

袁枚眼中的九大名茶

袁枚至爱——老黄酒

金坛于酒之甜

兰陵酒之厚

药酒之烈

第四篇 袁枚的讲究

吃螃蟹的讲究

美器的讲究

厨师的讲究

请客的讲究

一些美食偏见

吃野味的讲究

后记:探寻袁枚藏在《随园食单》里的小心思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