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陈寅恪先生诞辰130周年,也正值《陈寅恪文集》出版四十周年。为了集中展现有关陈寅恪先生及其学术的“新论”,我们遴选了《中华文史论丛》2020年第3期、第4期发表的王水照、周清澍先生的文章,以及《中华文史论丛》部分编委的文章,共八篇,都为一册。这些文章,或深论陈寅恪先生的作品,或探究陈寅恪、钱钟书学术的异同,或对陈寅恪史学、文学研究进行评论,都有各自独特的角度与深切的学术关怀。
......(更多)
......(更多)
出版说明
周清澍:陈寅恪先生最后一篇作品——《先君致邓子竹丈手札二通书后》再释
王水照:钱锺书与陈寅恪学术交集之意义
姚大力:陈寅恪对今日历史学的意义(节本)
陈尚君:陈寅恪文集与近四十年学术转型
荣新江:陈寅恪对敦煌文献的利用与阐发
沈卫荣:陈寅恪与语文学
陆扬:唐史学家陈寅恪
高克勤:陈寅恪著作的标点符号
......(更多)
钱先生说,获取资料是为了“立说悟理”,从资料到知识,再到思想和体系,应是研究工作的一般进程。匡亚明先生主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有个重要主张,凡是对人类文化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必有杰出思想甚或思想体系,因而他不仅收入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家”,还收入众多旧时只能进入“畴人传”的自然科学方面的杰出人物。他在书“总序”中作过深刻的说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