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阳明后学研究(重修增订本)

阳明后学研究(重修增订本)
作者:吴震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3-02
ISBN:9787208179622
行业:其它
浏览数:1

内容简介

本书以对“现成良知”之态度及相应之工夫论为线索,比较全面地评述了阳明后学的学术思想,是对阳明后学研究的重要著作。本书从历史和理论两个层面,对阳明后学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对阳明后学的思想分歧及其争议进行梳理和探讨,其评析多能切中肯綮。且多采用对比的方式以凸显某人的思想特色,尤其是主要以王龙溪为隐藏的线索与对比对象,可见作者的思想倾向之所在。本书能有助于读者全面地了解阳明学义理内涵以及阳明后学思想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本书为《阳明后学研究》的重修增订本,其文字经过更精心的润色修改,观点表述更为顺畅,脚注和标题做了一些调整,且增补了作者的一篇新作,是更为完善和详实的一本阳明后学研究著作。

......(更多)

作者简介

京都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宋明理学、东亚儒学等。主要著有《阳明后学研究》(2003初版、2016增订)、《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1522—1602》(2003)、《泰州学派研究》(2009)、《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2009初版、2016修订)、《<传习录>精读》(2011)、《当中国儒学遭遇“日本”——19世纪末以来“儒学日本化”的问题史考察》(2015)、《颜茂猷思想研究——17世纪晚明劝善运动的一项个案考察》(2015)、《东亚儒学问题新探》(2018、韩文版2022)、《朱子思想再读》(2018)、《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传习录》(2018)、《孔教运动的观念想象——中国政教问题再思》(2019)、《朱子学与阳明学——宋明理学纲要》(2022)等;主编有《宋明理学新视野》(2021)、《视域交汇中的经学与家礼学》(2022)等。

......(更多)

目录

序 章 现成良知——阳明学及其后学的思想展开 1

一 现成、见在、当下 1

二 良知正指见在而言 7

三 见在良知与见在工夫 17

四 从良知自然到即用求体 35

五 余论:批判与反思 50

第一章 无善无恶——阳明学“四句教”诠释小史 58

一 王阳明之立论 62

二 王龙溪之诠释 77

三 王、杨之对立 97

四 顾、管之争 108

五 余论:本体工夫合一论 125

第二章 钱绪山论 133

一 天泉证道 138

二 无善无恶 147

三 思想历程 155

四 但依良知运用 159

五 结语 168

第三章 聂双江论 174

一 虚灵知觉 175

二 良知本寂 184

三 未发有时 187

四 善恶属气 193

五 主静思想 197

六 格物无工夫 205

七 心有定体 218

八 结语 225

第四章 罗念庵论 228

一 早期思想 230

二 主静无欲 237

三 与王龙溪的论辩 244

四 收摄保聚 252

五 世间那有现成良知 262

六 结语 271

第五章 陈明水论 276

一 生平学履 278

二 心无定体 283

三 慎独知几 290

四 结语 298

第六章 欧阳南野论 302

一 生平学履 304

二 良知与知觉 309

三 循其良知 317

四 良知本虚 325

五 结语 332

第七章 王龙溪论 335

一 《调息法》 337

二 委心虚无 341

三 无中生有 345

四 向晦宴息 351

五 范围三教 358

六 身心一体 366

七 天根月窟 373

八 养生实践 380

九 结语 384

第八章 耿天台论 388

一 生平学履 390

二 卫道意识 396

三 天台与龙溪 399

四 天台与近溪 407

五 “不容已” 416

六 异端批判 424

七 与卓吾之和解 431

八 结语 436

第九章 王时槐论 440

一 引言 440

二 生平学行 441

三 性体本虚 446

四 透性研几 454

五 悟由修得 463

六 结语 469

第十章 阳明后学与讲学活动 473

一 讲学与实学 476

二 异业而同道 483

三 政学合一 488

四 泰州学派与讲学 498

五 结语 506

引用书目 512

“吴震著作集·阳明学系列”后记 526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