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艺术家——黄鹤楼大壁画与中国现代美术的转型》关注1938年夏秋之交,在武汉黄鹤楼城壁上,由《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所主持,以及倪贻德、周多、王式廓、李可染等十余位现代画家集体绘制的抗战主题大壁画。这幅大壁画的创作现场,见证了全面抗战初期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国家对敌宣传机构和制度的确立,反映了中国现代美术的深刻转型。决澜社画家倪贻德参与这幅抗战大壁画的具体过程,提供了尤为难得的视角,帮助读者理解战时状态下现代艺术面临的基本挑战和转型内容。
《国家与艺术家——黄鹤楼大壁画与中国现代美术的转型》采取了跨媒介、跨文化的视点和方法,发掘并利用了多种稀见史料,重构了这一现代美术史上至为重要的美术史现场。
......(更多)
蔡涛,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曾供职于广东美术馆,从事研究和策展工作。研究领域包括东亚近代美术交流、战争与视觉文化、新中国美术史等。曾受聘为京都国立博物馆驻馆研究员、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策划多个学术性展览,多篇论文发表于《文艺研究》《美术研究》《美术学报》等刊物。
......(更多)
序一
致谢
导论
第一章 国家的艺术家:政治部第三厅与黄鹤楼大壁画
第二章 从创造社到决澜社:革命浪潮中的倪贻德日本游学
第三章 壁画的“内战”:抗战初期美术界的媒介竞争现象
第四章 敌我的镜像:黄鹤楼大壁画与中日宣传战
第五章 “新写实主义”的流变:折衷的理论策略与“孤岛”时期倪贻德的洋画创作
结论 中国现代美术的转型:关于黄鹤楼大壁画的反思
图版资料
参考资料
附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