柄谷行人作为日本战后具备世界影响力的思想家,自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文坛崭露头角以来,其写作始终就拒绝安于一隅,不断游牧于各门知识疆域。他以横跨文学、哲学、社会理论、政治经济学的批评方式,持续挑战既有的知识体系。
不过,这种多重的理论面向,既让人着迷,也时常令人困惑: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他这些发散的学问,他的思考是否有更深层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轨迹?
《迈向“外部”》这一汉语学界首部系统介绍柄谷行人的专著,以“外部”作为核心概念,将柄谷的思想发展梳理为四个阶段——从早期对文学形式的批评,到中期对日本文学传统话语空间的突破,紧接着是往“后现代思想”的转向,再到晚近以全球视野构建宏观理论与制度批判。作者不仅细读了柄谷的主要文本,更将其思想整体性地置于战后日本社会的历史语境中予以考察。因此我们也能看到,柄谷从不满足于理论层面的革新,而是坚持让自己的思想迈向“外部”,刺入活生生的社会变革中。
......(更多)
王钦,美国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毕业,现为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东亚文化、西方后现代思想等,专著有《“零度”日本》,并译有柄谷行人的《探究(一)》《探究(二)》等。
......(更多)
引言 作为批评家的柄谷行人
第一章 “意识”的终点与“自然”的起点——《意识与自然》与柄谷行人早期批评
的问题
第二章 “意义”的悲剧与“悲剧”的意义——《论麦克白》与方法的意义
第三章 “内面”与“制度”——重访《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第四章 迈向“货币形而上学”的“外部”——以“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为
中心
第五章 从“外部”出发——论《探究 (一)》
第六章 专名·他者·交换——论《探究(二)》
第七章 “交换样式”的变形与“力”的形成——柄谷行人的后期思想
参考书目
柄谷行人简略年谱
后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