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车浩教授的随笔集,一个个小故事的法理辨析,展示刑法思维之美。本书不是研究如何制定良法,而是探索如何善用法律,才能不让正义的期待落空。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提出了关于正义的疑问,但答案并没有盘旋于理念天穹的抽象思辨,要寻找它们,需要俯身进入到平凡的生活和具体的条文。貌似中性无感、平凡枯燥的法条文字,法的智慧藏身其中。
车浩老师文笔犀利又富人文情怀,逻辑严密而脑洞大开,其文字处处闪耀思辨之美,阅读体验极好又给人深刻启迪。
......(更多)
车浩,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北大犯罪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第九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为中外刑法学。出版《阶层犯罪论的构造》《刑法教义的本土形塑》《车浩的刑法题》等作品。曾兼任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副厅长(挂职)、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挂职),受聘为国家药监局法律顾问、公安部法制局特邀专家以及北京市中院、上海市高院等多地法院的咨询专家。
......(更多)
一、爱有差等,如何平之如水
1. 对父母“见死不救”,构成杀人罪吗?
2. 袖手旁观虐童行为,老师是不是共犯?
3. 情人勒索分手费,刑法管不管?
4. 对可同情的复仇者,能否“刀下留人”?
二、陌生人社会,群己权界何在
5. 试衣间里的性行为,是否违法?
6. 正当防卫,是拳击比赛还是抗击侵略?
7. 不作为的网络平台,能否主张“技术中立”?
8. 常年上访,离寻衅滋事罪有多远?
三、刑罚双刃剑,能否用之得当
9. 人贩子一律死刑,有利于保护儿童吗?
10. 网络诽谤他人出轨,能否提起公诉?
11. 骂保健品是毒药,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吗?
12.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要不要提高刑罚?
四、刑民行交叉,如何厘清边界
13. 摆射击游戏摊,是不是非法持有枪支罪?
14. 无证卖玉米,算不算非法经营罪?
15. 违规经营保险,能否定集资诈骗罪?
16. 虚报材料骗取补贴,是否成立诈骗罪?
后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