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们的世界里,“母亲”是身份与意义的主要来源。
孩子的出生,是她们生命中的“魔法时刻”。
——————————
【内容简介】
在美国费城与卡姆登的破败街区里,162位年轻的女性讲述了她们的真实人生。她们在青春年少时就成为母亲,大多在婚姻到来之前便迎来了孩子。贫困、孤独、暴力、学业挫败与不确定的未来,是她们的日常背景。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怀孕与生育不仅没有被视为负担,反而常常被看作生命的转机——孩子给予她们目标、意义与尊严。
《成为母亲的承诺》并非对贫困女性的指责,而是一次深入的倾听与理解。作者凯瑟琳·爱丁与玛丽亚·凯法拉斯通过长达数年的田野调查,走进这些“单身妈妈”的生活世界,记录下她们与伴侣的相遇、恋爱、分手,以及成为母亲后命运的转折。书中展现了一个悖论:这些女性对婚姻怀有极高的期待,却往往选择在没有婚姻的情况下生育。为什么?她们究竟希望孩子能给予她们什么?母职如何成为困境中唯一的秩序与希望?
《成为母亲的承诺》不仅是一部社会学经典,更是一部关于爱、失落与重生的动人群像。它让我们重新思考婚姻、家庭与母职的意义,也让我们直面一个核心问题:在困境之中,是什么让人们依然选择去创造新的生命?
——————————
【编辑推荐】
婚姻是奢侈品,孩子却是必需品
在多数中产阶级的叙事里,孩子是婚姻的自然结果,是稳定家庭生活的延续。而在《成为母亲的承诺》所记录的162位贫困女性的眼中,婚姻只有在经济独立、伴侣可靠、双方关系稳定的条件下,才算得上好的选择。正因如此,她们宁愿推迟,甚至宁愿一生不结,也不愿草率进入一段会以离婚收场的婚姻。“我不是不尊重婚姻,而是太尊重它了。”这是书中许多母亲的共同心声。
相比之下,生育却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孩子不是附属品,而是“身份的起点”。在年轻母亲的人生中,孩子代表着价值、陪伴与社会认同。成为母亲不是妥协,而是在动荡生活中唯一可掌握的确定性。
成为母亲,是她们在失控人生中唯一的掌控
贫困女性的生命故事里往往充斥着混乱与失序:学业中断、家庭关系破裂、社区衰败、伴侣背叛、毒品与暴力威胁……生活几乎时时处在不可控的轨道上。她们无法决定经济是否稳定,也无法决定感情能否长久,但有一件事,她们可以自己做主——成为母亲。
正因如此,孩子成了她们与命运对抗的方式。怀孕并不是一种“错误”,而是她们主动选择的未来:一个属于自己的生命、一个不会轻易背叛的亲密关系、一个能够让日常重新获得秩序的契机。对这些年轻女性来说,母亲身份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赋权。她们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第一次体验到“我能掌控些什么”的力量。
放下黑白对错争辩,关照具体的人
关于非婚生育的公共讨论,常常陷入道德指责与政策辩论的旋涡。本书则将话筒交给了故事真正的主角——那些身处风暴中心的母亲们。她们的故事汇聚成一部深刻的社会民族志,照见了美国社会结构的深层裂痕:去工业化带来的经济废墟、教育系统的失效、社会福利体系的无力以及婚姻意义的变迁。本书迫使读者抛开简单的对错二分法,去审视一个更残酷的问题:在一个无法为所有人提供平等机会的社会里,所谓的“正确人生顺序”是否本身就是一种特权?
学术与叙事结合,一部颠覆直觉的“母职社会学”现场纪实
《成为母亲的承诺》是一部严谨的社会学研究成果,同时也是一部动人的非虚构叙事作品。凯瑟琳·爱丁与玛丽亚·凯法拉斯深入贫困社区,走进母亲们的厨房与客厅,聆听她们的故事。书中既有扎实的社会学分析,又有细腻的个人故事:从闪电般的恋爱,到意外怀孕的惊喜与犹豫,再到关系破裂后的艰难抉择。
而本书的独特之处也在于,它不仅仅是一部美国社会学研究,同时为全球社会提供了镜像。书中展示了为什么婚姻在贫困社区逐渐丧失功能,而母职反而被高高抬举。对中国读者来说,这是一次深刻的参照:在女性意识逐渐觉醒的语境下,当代东亚女性如何在家庭责任与自我实现之间徘徊?本书提供了一个理解的框架。
——————————
【推荐语】
爱丁和凯法拉斯果断地将年轻贫困妈妈从那些政策专家和女权主义教授手中解救出来,此举推翻了多年来的传统观念。
——《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
值得庆幸的是,终于有人费心去询问贫困母亲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专家们有他们的理论,但真正的专家只有母亲们自己,能听到她们的声音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美国展望》(American Prospect)
《成为母亲的承诺》对低收入女性延迟婚姻却不延迟生育的现象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深刻、最全面的解读。爱丁和凯法拉斯精彩地阐释了婚姻在美国社会中的意义变迁。
——安德鲁·切林,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更多)
作者|凯瑟琳·爱丁(Kathryn Edin)
哈佛大学公共政策副教授,《入不敷出》(Making Ends Meet)的作者之一。
作者|玛丽亚·凯法拉斯(Maria Kefalas)
费城圣约瑟夫大学社会学教授,著有《工人阶级英雄》(Working-Class Heroes)。
译者|尹楠
大学学习中文,曾赴英国留学。为小朋友翻译过《星座,我们一起去发现》《狮子王》《与食人鱼游泳的男孩》等书,也为大朋友翻译过《微小的总和》《巨浪下的小学》《放牧人生》等书。
......(更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