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门罗主义”源自华盛顿提出的“不干涉原则”,自19世纪初诞生起,逐渐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全球战略,并深刻塑造了现代国际政治格局。本书以门罗主义产生的国际背景——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列强企图重建拉丁美洲殖民地、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和独立后各国的反殖民斗争、美国致力于使拉丁美洲成为不容他国染指的势力范围为出发点,围绕美国与欧洲列强及拉丁美洲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以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助力美国战略崛起、确立美国西半球霸主地位为落脚点,阐述了在外交实践和冲突中,门罗主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外交政策基石的历史脉络和现实基础。
......(更多)
托马斯·本顿·埃金顿(Thomas Benton Edgington, 1837—1929),美国政治史学家、法制史学家,阿斯伯里大学教授,美国历史协会会员。其研究方向为政治史和法制史,是美国学界公认的政治史专家,尤其擅长研究美国国家战略的演变。
......(更多)
第 1 章 神圣同盟
第 2 章 神圣同盟与新世界
第 3 章 梅特涅、卡斯尔雷勋爵与乔治·坎宁
第 4 章 巴拿马大会
第 5 章 英属洪都拉斯
第 6 章 海湾群岛
第 7 章 约翰·M. 克莱顿与门罗主义
第 8 章 约翰·M. 克莱顿与亨利·布尔沃
第 9 章 各方意见
第 10 章 美国外交政策的起源
第 11 章 殖民化
第 12 章 政治纲领
第 13 章 孤立主义
第 14 章 装煤站和供给站
第 15 章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统治下的墨西哥帝国
第 16 章 委内瑞拉的边界
第 17 章 德国与巴西
第 18 章 德国与丹麦
第 19 章 地峡运河
第 20 章 重燃的革命
第 21 章 海牙国际仲裁法庭
第 22 章 第二次美洲国家会议
第 23 章 《海牙公约》和《墨西哥公约》的影响
第 24 章 卡尔沃主义
第 25 章 卡尔沃主义与公共政策
第 26 章 卡尔沃主义与互惠责任
第 27 章 卡尔沃主义与无政府主义
第 28 章 门罗主义与卡尔沃主义相结合
第 29 章 德国、英国、意大利王国与委内瑞拉
第 30 章 派系仲裁、联邦制与破产管理
第 31 章 对门罗主义的总体评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