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中国训诂学的原理总结与现代转型”(批准号20VJT05)研究成果之一。《训诂学原理》首次出版在1996年,是作者在陆宗达的带领下完成《训诂学方法论》之后继续探讨训诂材料中的语言学理论的一些成果,以期对前人已经发掘出的语言文字现象作一些现代人能够理解的阐释,进一步推动传统训诂学走向现代。
而此“增补本”仍以论文集的形式呈现,在1996年的《训诂学原理》的基础上增补而成。“增补本”删去了三个栏目:(1)训诂原理概说;(2)训诂学史;(3)训诂学的普及和应用,从而突出“原理”这个中心内容。除了保留1996年版的16篇文章外,又增补了28篇文章,并对全书的结构重新梳理,共五大部分,含十个栏目:
一、训诂学的现代转型:(1)训诂学的自主创新与发展趋势;(2)训诂学的术语建设。
二、训诂学材料的三种形式:(3)训释原理;(4)训诂纂集原理;(5)训诂考据原理。
三、训诂学的独立分支:(6)汉语词源学原理。
四、训诂学的两个紧密合作的临近学科:(7)训诂学与文字学和音韵学。
五、训诂学与现代语言学的接触:(8)训诂学与汉语语义学;(9)训诂学与语法学;(10)训诂学与汉语辞书学。
......(更多)
王宁,女,浙江海宁人,1936年7月出生。
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分配至刚刚建校的青海师范学院从事语言学教学3年后,于1961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文字训诂学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文字训诂学家陆宗达教授,1964年毕业后仍回青海师范学院任教。
1972-1980年,曾在青海省文学艺术创作研究室从事专业文艺创作和评论工作8年,其间曾借调到国家文化部工作一年。
1983年调北京师范大学作陆宗达先生的科研助手,1988年陆宗达先生逝世后,继续在中文系(现文学院)担任教学科研工作。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基础教育教学教材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至“十二五”规划语言学科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
......(更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