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傅佩荣讲道德经:老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傅佩荣讲道德经:老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作者:傅佩荣
副标题:老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2023-03
ISBN:9787520729918
行业:其它
浏览数:3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国学爱好者案头常备之“傅佩荣讲经典系列”

内文形式:文言原典+白话译文+结合现实答疑解惑

回归原典,智慧大成。摒弃众多牵强附会的解说,集多种批注版本和古今大家的研究成果于一体进行解读。运用现代诠释学以经解经,处处以原典为佐证。重新注疏、整理《道德经》,还原先秦经典原始风貌。

融贯古今,中西比较。以中西哲学视角解读《道德经》,将老子与孔子、庄子、韩非子等中国思想家,以及黑格尔、海德格尔等西方哲学家加以对照,解读视角既凸显东方智慧,又兼具了西方思维,帮你更深层次理解老子学说。

一以贯之,通顺畅达。白话译文通顺畅达,撇开成见和定论,求真务实,追本溯源,专门就关键概念加以清晰流畅的逻辑分析,展现原典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

理性解读,感性认知。引导读者以整体的眼光去看待人生成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摆脱情绪困扰与过度执着,使其可以进行妥善的自我管理,超越自我局限,成为自己生命的管理者。

【内容介绍】

当代著名哲学家、台大哲学系热门教授傅佩荣先生首创中西比较视角解读老子思想的现代意义,详解老子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承中国传统,旁顾西方哲学。傅教授特别用心阐释了老子的三个关键词:道、德、圣人,以此展现其完整而完美的哲学系统。“道”不再是“人之道”,而是“道之本身”,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这个定义贯穿全书,引领读者从更深邃、更本质的角度理解自己的生命,提升智慧,抵抗虚无。

本书隶属于“傅佩荣讲经典系列”,该系列全套共6册,其他5册分别关于《易经》、《庄子》、《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内文形式采用文言原典+白话译文+结合现实答疑解惑的构架。该系列根据傅佩荣教授的线上音频课程整理而成。重点在于“讲”,以原典为基础,结合现代人的焦虑和困惑进行解读,拉近国学与现代生活的距离。行文带有傅佩荣教授独具魅力的讲课风格,娓娓道来,说理清晰,举例生动,表达风趣,是非常亲切而实用的国学入门读物。

......(更多)

作者简介

当代著名哲学家。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早年师从哲学大家方东美先生,后于耶鲁大学深造,受教于余英时先生,继而执教欧洲。

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讲授《孟子的智慧》;凤凰卫视主讲《国学的天空》;山东卫视“新杏坛”任首席主讲人。曾被台湾地区《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曾获台湾地区最高文艺奖。近年来,在“得到App”开设《傅佩荣的西方哲学课》;在“喜马拉雅App”开设《道德经》、《易经》、《庄子》等精讲课程。傅教授态度真诚,语言幽默,说理清晰,能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他讲述的国学生动又贴近人心,为当代人提供了阅读国学原典的简易方法。

傅教授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学养,以哲学建构和逻辑分析的眼光,站在中西文化的制高点上诠释中国传统经典的现代意义,搭建起东西方思想的桥梁,堪称中西文化之摆渡者,在当今学术界享有盛名。

傅教授潜心研究传统经典五十年,撇开成见和定论,多有建树。目前已出版《哲学与人生》、《国学的天空》、《易经入门》、《国学与人生》、《四大圣哲》(译),傅佩荣解读经典系列、傅佩荣详说经典系列等图书逾百种。

......(更多)

目录

作者序

老子其人及其理想

008 一、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013 二、老子思想的形成

018 三、《道德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023 四、该如何学习与理解老子的《道德经》?

028 五、今天学习《道德经》的意义何在?

《老子》正文解读:《道经》

036 第一章(上) 不可说不等于不存在

041 第一章(下) 有欲望未必是坏事

045 第二章(上) 判断都是相对的

050 第二章(下) 圣人究竟是谁?

054 第三章 不是愚民政策

059 第四章 用疑似法来想象

064 第五章 天地没有偏爱

068 第六章 谷神何以不死

072 第七章 天长地久吗?

076 第八章(上) 上善若水

081 第八章(下)水的七种善

085 第九章 功成身退是上策

090 第十章 修炼的六个步骤

095 第十一章 有无互相配合

099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105 第十三章 没有身体又怕什么

110 第十四章 混而为一的道

114 第十五章 能静能动的悟道者

119 第十六章 修炼要靠虚与静

124 第十七章 管理的四个层次

129 第十八章 国乱显忠臣吗?

132 第十九章 从减少欲望开始

137 第二十章 圣人是大众眼中的笨人

142 第二十一章 恍恍惚惚的道

147 第二十二章 贪多则消化不良

153 第二十三章 少说话最自然

158 第二十四章 太自负看不明白

162 第二十五章(上) 给道取个名字

167 第二十五章(下) 道法自然

172 第二十六章 稍安勿躁

177 第二十七章 善人与不善人

182 第二十八章 策略与目的

186 第二十九章 三去主义

192 第三十章 不得已才用兵

197 第三十一章 用兵打仗是下策

201 第三十二章 天降甘露

206 第三十三章 人要有自知之明

211 第三十四章 大道像泛滥的河水

215 第三十五章 淡而无味的道

220 第三十六章 柔弱胜刚强

224 第三十七章 无为而无不为

229 《道经》总结

233 第三十八章(上) 推崇本性与禀赋

《老子》正文解读:《德经》

240 第三十八章(下) 大丈夫的作风

244 第三十九章 辩证统合的一

249 第四十章 有与无的辩证

254 第四十一章 从十二个角度谈修道

259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万物的一二三是指什么?

265 第四十三章 无为与不言

269 第四十四章 长久才是王道

274 第四十五章 收敛自有力量

279 第四十六章 知足保障平安

284 第四十七章 不出门知天下事

288 第四十八章 用减法来悟道

293 第四十九章 把百姓当孩子

297 第五十章 养生的秘诀

303 第五十一章 道与德的意义

307 第五十二章 守住根本

312 第五十三章 那是强盗头子

317 第五十四章 从未脱离人间

322 第五十五章 向婴儿看齐

327 第五十六章 言者不知知者默

332 第五十七章 治理的神奇效果

337 第五十八章 祸福相生相倚

342 第五十九章 珍惜人的禀赋

346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351 第六十一章 大国与小国如何相处

356 第六十二章(上)不要舍弃道

361 第六十二章(下) 展示宗教维度

366 第六十三章(上) 为何要以德报怨

370 第六十三章(下) 轻诺必寡信

375 第六十四章(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80 第六十四章(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84 第六十五章 回归淳朴状态

390 第六十六章 不争而成功

394 第六十七章(上) 三宝以慈为首

398 第六十七章(下) 三宝还有俭与后

403 第六十八章 以不争心态处世

408 第六十九章 哀兵必胜

412 第七十章 没有人了解我

418 第七十一章 圣人把缺点当缺点

422 第七十二章 自爱而不自贵

426 第七十三章 勇于不敢则活

431 第七十四章 用心善待百姓

435 第七十五章 治国者的责任

440 第七十六章 柔弱是生存之道

445 第七十七章 保持动态的平衡

450 第七十八章 以服务代替领导

455 第七十九章 善人合乎天道

459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之乐

463 第八十一章 悟道与行道

总 结

472 总结一 老子与孔子的对照比较

478 总结二 老子与庄子的对照比较

484 总结三 老子与韩非子的对照比较

490 总结四 老子与西方哲学的对照比较

495 总结五 老子的宇宙观

501 总结六 老子的人生观

507 总结七 老子的价值观

513 总结八 老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附 录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