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女孩的双相情感障碍亲历记,也是她学会与不稳定的内在和平共处的故事
用幽默抚慰破碎又坚韧的灵魂,献给每一位情绪敏感的同路人
·
“不管小狐狸被叫作‘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环性心境障碍’还是什么也不是,它都在那里。无论如何,得先看见它,才能看住它!”
·
【内容 简介】
一开始,狐狸特别小,我们看不见它。
然后,无处不在的压力,不规律的作息……喂养它一点点地缓慢长大。
终于有一天,它大到不容忽视,我们的生活开始受到影响。
它支棱时,我们无往不胜,滔滔不绝,每秒钟有一百个想法,感觉不到饥饿和疲惫;
它颓丧时,一切变得异常困难,持续的低落和痛苦会先吞噬我们的身体,再吸干我们的精神。
要从狐狸手中夺回对身体的掌控,是一个漫长、反复、极其艰辛的过程,你无法彻底赶走它,因为——“我是你的一部分”。
·
【编辑推荐】
在情绪稳定备受推崇的时代,我们如何与不受控的情绪共处?
ღ 焦虑、抑郁、羞愧、愤怒……“你永远无法驯服一只狐狸,它随时有可能恢复野性”——这是一个女孩学会与不稳定的内在和平相处的故事,献给每一个天性敏感的灵魂!
ღ 俏皮讨喜的独特画风,超感官的视觉表达,让你的情绪可视化,感受被理解!
一个女孩的双相情感障碍亲历记,用幽默抚慰破碎又坚韧的灵魂!
ღ 根据真实经历创作,Goodreads千人4.6高分推荐!内容暖心风趣,严肃的话题也能亲切表达!
ღ 没有比亲身经历过这种疾病的人,更适合讲述自己的故事。这部作品提高了人们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认识。——西班牙Cuartomundo杂志
温暖治愈的成长漫画×知识爆棚的心理科普!1小时,160页,带你了解双相情感障碍的世界!
ღ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也称“躁郁症”),它和抑郁症有什么区别?“双相”是单一疾病吗,为何它容易被误诊?如何将“双相”与正常的情绪波动区分开?精神科医生、精神分析师、心理咨询师……有什么不同?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去看精神科医生?如果确诊了“双相”,我该怎么办?如果家人朋友患有“双相”,我可以做些什么?
——你想了解的问题,这里都有答案。
单口喜剧演员刘旸推荐,精神科主任医师甘照宇撰文导读,精神科医生黄泽韬(B站@Alex的精神小窝)全文审校!
ღ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我对这个病(双相情感障碍)的认识还很少,那就更别提普罗大众对这个病的看法,很多人还会有许多误解。双相情感障碍并不可怕,它像是偶然坠入冰窟。忍住寒冷爬出来是唯一的出路,而这本书也许能帮你忍住寒冷。——刘旸
ღ 这本书没有使用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采用通俗易懂的形象比喻,将双相情感障碍比喻成小狐狸等动物,使得内容更易被理解。——甘照宇
躁狂兴奋的鲜橙色,抑郁消沉的暗棕调,16开双专色印刷,极具冲击力的色彩碰撞,给你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特别定制小狐狸“变身”光栅贴纸,展现高亢与低落的不同状态,让内心的情绪流动起来!(首刷限定,赠完即止)
·
ღ 骨折的手臂、撕裂的伤口……身体上的创伤往往显而易见,精神上的苦痛却难以被识别。——作者自述
ღ 这本漫画从患者的视角出发,生动完整地展现了主人公从发病、误诊、确诊到最终学会与疾病共处的过程……希望每位读者都能像主人公一样,勇敢面对疾病和困难,不要害怕,去正视它,了解它。——精神科主任医师 甘照宇
ღ 这本书是专业且温暖的漫画作品,帮助我们视认情绪波动模式,学会与自己的特质相处。它既共鸣了所有无力与停滞,又提供行动起来解决问题的力量。能同时做到这两件事情,非常难得。——精神科医师潘文井(播客@空井效应)
ღ 这部漫画是了解双相情感障碍的宝贵工具:它使用寓教于乐的形式,能够触及各个层次的读者,尤其是不敢涉猎学术性著作的读者。——临床心理学家 伊莎贝尔·莱尼亚克-索利尼亚克
ღ 在书中,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四处求医问药但医生们给出的结论各不相同;想要寻求更多的支持,却总是不被周围的人理解。——Strega in Biblioteca意大利读者评论
·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诊疗体系及公众认知方面存在差异,为便于读者理解,在宣传中,本书优先使用“双相情感障碍”这一涵盖范围更广、语义更中性的医学术语进行表述。相较于“环性心境障碍”“躁郁症”等更具体或更通俗的说法,这种表述方式虽在专业性上有所简化,但更利于大众理解,敬请读者知悉。
......(更多)
露·吕碧
1990 年出生,法国插画家、漫画家、漫画社交网站创始人。18 岁时以两卷本小说出道,后专注于漫画创作,先后绘制了《屏幕里的女孩》《局势中人》《最后,他们死了》等多部作品。2016 年,她把自己的患病经历绘制成科普漫画《我脑袋里的小狐狸》,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后该漫画被译成多国语言出版。
魏珂昕
毕业于北京大学法语系,文学硕士,曾专职从事翻译工作五年,目前就读于巴黎高等研究实践学院。
......(更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