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部,完整研究咖啡氣味科學經典
想擁有咖啡「烘焙和手沖」精湛技術,一定得先瞭解「香氣原理」!
鑽研15年食品科學家,以「科學實證」揭開咖啡絕美香氣之謎
★ 舌頭只能感受5種味道,咖啡豆卻有超過千種香氣,他們如何牽動人類情感?
★ 咖啡生豆幾乎無味,如何喚醒「沉睡的香氣」,產生令數十億人為之耽溺的芬芳?
★ 怎麼烘焙,才能瞬間引爆咖啡香?如何萃取完美風味,去除過多苦味?
這本書,給你全部答案!!
◆咖啡風味的核心,就在香氣!
從事香味研究超過15年的頂尖食品科學家崔洛堰,他發現無數人們對咖啡香氣著迷不已,但許多人卻可能不知道,比起蘋果、草莓等其他果實,咖啡生豆完全無味,而是需要透過熱能才可喚醒「沉睡香氣」,讓咖啡中的千種物質爆散開來,產生令全世界數十億人為之耽溺的芬芳!
此外,人類舌頭只能感受5種味道,但咖啡風味卻是由1000種以上香氣交織而成。當人們喝咖啡時,舌頭大致只能感受「苦味」和「酸味」,真正的香氣成分會於咽喉後方揮發進入鼻腔;這點微量香氣分子,卻是咖啡風味的大部分來源。
◆香氣帶來甜度,生豆烘焙的極速變化
然而,味道淡薄的咖啡生豆需經高溫烘焙,才能幻化出千變萬化的香氣。在複雜且需高度技巧的烘焙過程中,有100種物質消失並轉變成650種揮發性香氣物質,包括能提高甜味的麥芽醇或乙麥芽醇,更含有近20種遇水會產生百倍苦味的成分。
運用科學分析,本書教你如何根據品種判斷結束時間,結合*的甜味、酸味、甚至苦味;以及如何找出最適溫度,利用烘焙尾聲的急速降溫階段來鎖住香氣……操控眾多變數,讓每一次烘豆都完美,而這正是咖啡手藝最迷人和*挑戰之處。
◆完美的最後一哩路,從研磨到沖煮的萃取
學會夠水準的烘豆、研磨、手沖等技巧,是咖啡愛好者取得「聖杯」的必經之路,然而若缺乏「香氣原理」的基本認知,將難以精準控制「從原豆到一杯美好咖啡」的每個步驟。
比方,香氣萃取聽起來多多益善,實情卻是苦味也將隨著香氣滲出。原因是烘焙或研磨咖啡豆會形成細胞壁孔洞或細小龜裂,當遇到水才能釋放香氣物質;若沖煮時間過長或粒度過小,則香氣與風味從孔洞中溶出同時,過量苦澀味也隨之而來,讓人難以入喉,反之則咖啡香氣出不來,口感淡薄。
「粒度、溫度、時間、水質與壓力」是決定成敗的最後關卡,藉此能控制咖啡苦味在低濃度而與酸味中和,足以形成風味絕佳的極品咖啡,而咖啡香氣正是查驗這些步驟最好的監測點。
◆運用科學原理,發掘「絕美香氣」的祕密
本書帶領讀者先開始了解香氣的科學,剖析植物氣味的特性,再到咖啡烘焙、研磨與萃取原理,找出咖啡絕色香味的秘密,包括了有──
(1)咖啡中的香氣成分有哪一些?特徵是什麼?
(2)植物擁有最天然的香味分子,咖啡也不例外,如何引爆?
(3)咖啡烘焙過程中的梅納反應、焦糖化反應、脂肪酸氧化反應等,會如何影響香氣控制?
(4)如何控制生豆品質,不產生異味?
(5)如何萃取出想要的香氣,減少不想要的苦味?
......(更多)
崔洛堰
首爾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碩士,1988年12月進入製菓公司研究所,負責基礎研究與冰淇淋開發業務;2000年於香料公司研究所從事物質和香料的應用研究;2013年任職於SIAS公司。
作者於研究食品的過程中,基於許多未經證實的添加物與加工食品相關內容遭到眾多媒體的濫用、誤用,於是開始集結並整理正確知識,自創網站www.seehint.com把分散的自然科學知識集結,成為整體與細節能夠並存的新知識工具,並且將其一一出版而獲得廣大民眾的迴響。
著作等身包括了《不良知識殘害一生》、《味道是什麼?》、《食品添加物的真面目》、《鮮味與味精的真面目》、《感覺、錯覺、幻覺》等書。
譯者簡介
謝雅玉
畢業於政大韓文系。白天在遊戲業努力開發韓國廠商,晚上則躲進文字世界跟泡菜文對決。夢想之一是希望有更多人學習韓文,一起推廣台灣。
......(更多)
【前言】以咖啡爲名,寫一本關於香氣的書—— 4
Part 1 香氣,到底是什麽?——10
Part 2 香氣物質如何生成?—— 36
Part 3 微生物製造的香氣—— 64
Part 4 加熱,製造香氣最原始方法—— 94
Part 5 難以管控的香氣—— 126
Part 6 萃取,玉不琢不成器—— 156
Part 7 調香師與咖啡的調和——190
Part 8 咖啡的魅力—— 216
【結語】用科學探索咖啡,更大的真實收穫—— 230
附錄1 有機化合物的命名及官能基香氣物質的特徵—— 232
附錄2 食品代表性香氣物質—— 244
附錄3 本書詞彚説明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