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欣赏艺术,得到美的享受?
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著名美术史家李霖灿先生写给大众的美学启蒙书,以诗意灵动的笔触、生动的故事见闻、专业的学术功底,拉近普通读者与静态、遥远、陌生的艺术作品的距离。作者选取了古画、书法、陶瓷、石头、线条、墨韵等22个有趣 的主题,涉及作品门类、技法表现、人物、意境等多个欣赏维度,串联起300多件珍贵文物,抽丝剥茧,循循善诱,细致分析艺术作品美在何处以及如何体会与欣赏这些美感。
在作者看来,人间万事万物,无不是画,皆可用欣赏艺术的眼光去感受。通过欣赏艺术,可以看见历史,深入中华文化的根源,亦可以领悟人生,发现平凡日子中的无限乐趣。
-------编辑推荐-------
☆ 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著名美术史学者李霖灿写给大众的中国艺术启蒙书。李霖灿在台北“故宫”工作40多年,终身研究中国艺术,对艺术与人生有着极为独到的见解。
☆ 当下,我们被焦虑和疲惫淹没,失去了对美的感受力。本书带你从古人的艺术中汲取营养,达到从容自在的人生境界,抚平内心的焦躁与不安。
☆ 收录300+件珍贵藏品,足不出户就能游览台北故宫博物院,欣赏世界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之精粹。
☆ 轻松、好读!李霖灿文笔清新质朴,完美融合艺术欣赏和日常生活之道,读来如听一位智者娓娓道来,即便是零基础也能读懂艺术作品的幽微之处。
☆ 全新设计典藏本。封面素朴雅致,异形腰封暗藏玄机,裸脊锁线装帧,可180度平摊阅读,无死角欣赏艺术珍品。
--------名家推荐--------
李先生阅历宽广,历览海内外名迹并勤于为文介绍。他的文笔清新,偏好以小品文方式叙述作品特色和来龙去脉,而不作严肃的学术论辩。正因为如此,他能有效地引导初学者入门。他轻松愉快地将艺术欣赏融合在日常生活当中,形成了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陈葆真(台湾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
先生的这本《艺术欣赏与人生》,将人生与艺术之间那种美丽而又神秘的万般况味,如话家常般娓娓道来,犹如两三好友冬夜围炉夜话,或于清风朗月之下绵绵对语,亲切而又隽永。读此书如饮一杯余味无穷的醇香清茶,使人身心舒泰而情感升华。
——杨福泉(云南大学民族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
好书值得一读再读,李老师的这本经典著作,更不在话下。细心的读者当会发现它们不只是美术文化的最佳引导书,篇篇也如散文般清淡幽奥,更是结合李老师生活哲理的现代人的案头良伴。美术与文学的相得益彰,也是文学与哲思的美妙结合,三者合而为一,李老师透过著作为世人留下了可贵的人文典范。
——李贤文(《雄狮美术》创办人)
......(更多)
李霖灿,著名美术史学者。1913年生于河南辉县,1941年进入国立中央博物院,从事传统艺术尤其是绘画的研究工作,直至1984年,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上退休。同时在台湾大学等校任教,教授中国美术史等课程二十余年,著有《中国美术史》《中国名画研究》《中国画史研究论集》等。
......(更多)
引 言
第一讲 忙迫与从容
第二讲 论中国艺术上的幽默感
第三讲 苏东坡的美丽谎言
第四讲 骏马的灵感
第五讲 顾恺之和维摩诘像
第六讲 中西艺术思想异
——由罗丹沉思者像和北魏思维像谈起
第七讲 诗情·画意·哲思
第八讲 艺术·史情·史识
第九讲 花鸟与人生
第十讲 胸有成竹·目无全牛
第十一讲 书法的欣赏和启示
第十二讲 观万物生意
第十三讲 西风里的话
——秋色欣赏的层次
第十四讲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第十五讲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林木之美的欣赏与体会
第十六讲 石不能言最可人
——顽石的欣赏与启发
第十七讲 黄粱一梦,陶艺千秋
——磁州窑枕的无限启发
第十八讲 混沌里放出光明
——墨韵的欣赏
第十九讲 线条的爽朗和雄辩
第二十讲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超凡入圣的崇高摄取
第二十一讲 边疆民族的智慧
——纳西民族的生死观
第二十二讲 触景生情,点铁成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