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追寻新共和

追寻新共和
作者:高波
副标题:张东荪早期思想与活动研究(1886-1932)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18-04
ISBN:9787108062161
行业:学术研究
浏览数:3

内容简介

本书侧重于张东荪生命史中更多属于“公共领域”的部分,从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这一视角,细致解读张东荪的思想与活动,展现了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多重含义与演变进程,以及它与社会主义等思潮的复杂互动关系;尤其对共和新体制下自由与民主之间紧张的探索,具有相当的思考深度。在使“自由主义在中国”这一问题历史化的脉络中,展现出张东荪如何由一个相对传统的士子转变为学贯中西的新人物,并进而转变为参与组党的 国家社会主义要角的心路和生命历程。

——罗志田

作者将张东荪放在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加以理解和定位。书中有相当的篇幅,是描述和研究同时代的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张君劢、李达等思想者共同经历的思想历程,并以此作为背景来与张东荪比较,因而传主的思想是有着生动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烘托的三维世界。而且,作者对19世纪西方思想家有相当的了解和研究,以此来发掘张东荪思想的西学渊源和更广阔的国际背景,这种能够将中西思想打通来做的年青学者是不多的,作者在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领域,显然是佼佼者。

——许纪霖

......(更多)

作者简介

高波,1982年生, 陕西省榆林市人。北京大学心理学学士、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士人与知识分子史。除本书外,还有译著《战争与革命交织的近代中国(1895—1949)》,及论文多篇。

......(更多)

目录

导论:“未知”的二十世纪

第一章 早年岁月

第一节 家世与教育

第二节 留学生涯

第二章 “尝试共和”的挫败

第一节 在辛亥革命前后

第二节 对民二国会的批评

第三节 反对二次革命

第四节 余论:中立者的限度

第三章 再造共和的努力

第一节 反思:公德与私德

第二节 反思:政治与社会

第三节 “干政治”

第四节 “理性所不能决者,决之以剑”

第四章 贤人政治

第一节 国体之争

第二节 “人民之秀者”与共和政治

第三节 余论:“平民政治之弊,唯有更广之平民政治以救济之”?

第五章 转向新文化运动

第一节 创办《学灯》副刊

第二节 世界主义与中国问题

第三节 “不骂不破坏”

第四节 对传统的态度

第六章 改造的事业

第一节 遭遇五四运动

第二节 “青年导师”

第三节 社会改造的试验

第四节 中国知识阶级的“解放与改造”

第七章 分裂的开始

第一节 与梁启超等人的关系

第二节 组党与“谈政治”

第三节 “中国之前途:德国乎?俄国乎?”

第八章 中国内地与西方新潮

第一节 “大转弯之过门”?

第二节 湖南之行

第三节 对罗素的期望与失望

第九章 社会主义大论战

第一节 对“资本主义阶段”的争论

第二节 “俄国道路”诸问题

第三节 基尔特社会主义

第四节 儒家传统与知识分子

第十章 走向“政治解决”

第一节 对“赛先生”的重估

第二节 唯物史观与社会改造

第三节 面对国民大革命

第十一章 三十年代后的抉择

第一节 《再生》与“再生”

第二节 走向社会主义

结语:在民主的“天命”下

参考文献

后记与致谢

......(更多)

读书文摘

事实上,虽然“一战”后“劳工神圣”的口后,确实转变了很多学生对工人的态度,但这仍是自我尊贵下的自我贬抑,是“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

不仅今日所行之政治为万国所未睹,抑且较前清为不如。夫前清以专制国,尚有各省资议局,今则以共和国,而无省议会。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