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西游记考论

西游记考论
作者:张锦池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1997-02
ISBN:9787531632214
行业:其它
浏览数:2

内容简介

《西游记考论》是作者以十年心血写成。上编三章,全面地考论了《取经诗话》的成书年代、“说话”家教、故事源流。

中编四章,系统的考论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形象演化、以及孙悟空和猪八戒的血统问题。

下编五章,深入地研讨了《西游记》的文化特征、创作本质、艺术构思、版本源流,以及作者问题。宏观着眼、微观着手,的确是考证和义理兼长,属于“论从史出”的写法,是一本令人耳目的一新的力作。

......(更多)

作者简介

......(更多)

目录

序言

前言

上 编

第一章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年代考论

一 势成鼎足的三说及其由来

二 说《取经诗话》成书年代的上限

三 说<取经诗话)成书年代的下限

四 说<取经诗话》的*后写定时间

五 说世传本《取经诗话)非初刻本

第二章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说话”家数考论

一 歧见的来由

二 说“四家”说的分类标准及近人和时贤分类的失误

三 说<取经诗话》“说话”家数归属问题

四 简短的结语

第三章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故事源流考论

一 关于《取经诗话》的故事摇篮问题

二 说猴行者的现实原型是石繫陀

三 说两大护持神的由来和主次易位

四 说深沙神的文化原型是沙漠恶煞

五 说女人国与狮子林同源而异流

六 说宋元取经故事的演化方式

七 说《取经诗话》乃“取经烦猴行者”故事发轫作

中 编

第四章 论唐僧形象的演化

一 一个有趣的二律背反

二 超凡入圣的三藏法师

三 亦凡亦圣的三藏法师

四 肉眼凡胎的三藏法师

五 结论和余论

第五章 论孙悟空形象的演化

一 问题的追溯与成果的反思

二 说孙悟空的形象孕育于道教猿猴故事的凝聚

三 说孙悟空的形象发展于释道二教思想的争雄

四 说孙悟空的形象定型于个性解放思潮的崛起

五 孙悟空和贾宝玉比较研究识小

第六章 论猪八戒的形象演化

一 难点所在与解决途径

二 说猪八戒形象演化的文化基因

三 说猪八戒形象演化的原型问题

四 说猪八戒形象是阿Q的远祖

五 简短的结论

第七章 论沙和尚形象的演化

一 一种*难刻画的个性

二 从沙漠恶煞到沙河水怪

三 从无名天将到卷帘大将

四 从唐僧二弟子到唐僧三弟子

五 一个品位不高的循吏的典型

六 简短的结论

下 编

寫八章 论《西游记》思想和写法上的总体特点与文化特征

一 宗教光环下的尘俗治平求索

二 朝圣宗旨与价值观念的蜕化

三 负债意识与感恩情结的易位

四 公义观念与立身之道的嬗变

五 灵山就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上

第九章 论<西游记)的创作本旨及其对传统思想的打破

一 明清以来的几种主要说法

二 从孙悟空形象的演化史来考察

三 从世德堂本的怪异署名来考察

四 从观音和孙悟空的关系来考察

五 从与《水浒》的思想异同来考察

六 从与《焚书》的思想联系来考察

七 以个性心灵解放为基础的文艺开山作

第十章 论<西游记)的艺术构思及其对传统写法的打破

一 “附辞会义,务总纲领”

二 横云断岭式的三层构架

三 金线贯珠式的结构形态

四 彩线亦金线的美学效应

五 形象体系构成的立新场

六 人物刻画方法的开生面

七 腊梅之美其所以为美

第十一章 《西游记》版本源流考论

一 “五四”以来的几种说法

二 世本祖本探迹

三 说杨本是世本的删节改写本

四 说朱本是晚于杨本的三缀本

五 结论和余论

第十二章 论(西游记>的著作权问题

一一兼论世本与杨本、朱本和《吴承恩诗文集>思想性质的不同

一 说“五四”以来定吴承恩为《西游记》作者,是据鲁迅先生的一家之言

二 说世德堂本不像成于谁某独力创作,而像成于谁某妙手改定

三 说世德堂本的思想性质与杨本和朱本貌似神异,而与《焚书》异曲同工

四 说《吴承恩诗文集》的思想和风格与世德堂本

殊不类,孙悟空断非吴氏所期望的英雄

五 说今见外证材料不能证明世德堂本为吴承恩作, 此书*后改定者是华阳洞天主人

六 结语

附录一:

论《西游记》和《水浒传》的神学问题

附录二:

一 材料为根 思辨为翼 陈 洪

二 “考论”小议

一一从张锦池《西游记考论》说开去 林东海

三 颇有新意的《西游记考论》余 音

附录三:

一 孙悟空形象原型研究与石磐陀 钟 雯

二 孙悟空确有其人?董佩军 毛浓曦

三 新发现玄奘取经图探讨(节录) 段文杰

跋陈曦钟

后记

再版后记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