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历史学家杨念群在对当代历史研究进行反思与回顾的基础上,所作的有关“览史”“阅世”的一系列思考。作者从人们熟知的历史常识出发,延宕开去,深思论议藏匿于史书中 不为人所知的种种面向。在作者看来,我们常常不知不觉陷入一些似是而非的历史常识之中,这些历史常识本身应当是被怀疑的。因此,要对已构成我们生活常识的那部分历史观提出 商榷和修正,想办法克服刻板僵化的认识,激活一些鲜灵的思想。作者回到历史场景,重审历史书写,既为历史研究提供现代镜鉴,又以史学精神关怀当下社会。
......(更多)
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致力于中国思想文化史和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主要著作有《五四的另一面:“社会”观念的形成与新型组织的诞 生》《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当代史学的反思与阐释》《问道:一部全新的中国思想史》等。
......(更多)
上编
阶级、流品与品度........
清流与浊流........
南人与北人........
为什么有人要为秦桧翻案?........
代战公主好威严........
中国人怕出海吗?........
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
糟蹋人的艺术........
“东林余孽”与读书人的抱团政治........
关于“死节”的闲话........
明清文人的关系学........
做一个清朝官员有多累?........
“杀千刀”的故事........
大清亡了有点“冤”........
皇帝的影子有多长?........
“创伤记忆”唤醒辛亥浪潮........
忙人与闲人........
老冬烘的无用之用........
科举考试果真一无是处吗?........
“呆子治国论”错在哪儿?........
中国人为什么好为人师?........
谁的东亚?........
中国有中产阶级吗?........
“叶”的隐喻........
梧桐三味........
下编
动情的历史学........
“桃色”怎样入史?........
人性光谱的灰色地带........
周作人的“原罪”........
身体、革命与“痛史”........
细节决定历史成败?........
读史凭什么看洋人脸色?........
国民性是如何炼成的?........
西方性想象里的中国腔调........
谁的“大清”?........
“琴声”的滥用........
“报”的尴尬........
天地玄黄喊一年........
武侠:梦境与现实........
“野蛮人”的生态观........
废墟之恋........
缠足美丑与女性主体........
革命时期“破鞋”考........
食色性的政治与去政治........
什么叫“势”?........
什么是“中国式自杀”?........
“气场”与抗争政治........
说戾气........
文艺腔与“愤青”黑话........
什么是文坛的真性情?........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知识分子大不同........
京剧改造与好莱坞大片........
中西艺术的差异何在?........
教堂与恐怖........
家门口出了个“大峡谷”........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国学热何以变成了“文化桑拿”?........
大师与超女........
一场消费鲁迅未遂的事件........
女特务的逻辑........
猫眼看人........
余话
杨三姑爷........
我看“80年代”........
“新史学十五年”:一点省思........
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重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