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自由主义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就经济思想而言,它是一种基于规则的思维方式,研究规则对经济结果的影响,以及规则如何出现及其内生性问题。就经济理论和政策而言,放开市场、保护私有财产和合同自由是其主张的主要内容,受其影响,德国战后逐渐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的框架,促成了德国经济奇迹。但随着凯恩斯主义主导的主流经济学影响日增,秩序自由主义在德国的空间不断被挤压。
2009年,因科隆“教授起义”事件,在德国引发了一场以两种经济学方法之争开端、随后议题不断扩大和深化的激烈争论。本书选辑了一批有关的学术文献,记录了自21世纪初以来关于秩序自由主义的若干最新讨论,力求全面地梳理这场争论的历史背景、演进脉络与核心议题,旨在为中国读者提供理解经济理论变迁与制度实践的参照框架。
【专家推荐】
作为一种社会哲学,秩序自由主义在德国战后历史中已经历多次波折。这一次,它能否再度回归?德国是否会开始新一轮的制度建设与结构性改革?如果政策调整能再次给德国带来繁荣,无疑会给当下纷乱的世界带来一丝新的希望。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关于秩序自由主义的讨论不仅仅与学术有关,更关系到整个世界的未来。
——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作为后起的经济学理论重镇,德国经历了“历史学派”“秩序自由主义”,以及向国际主流经济学的靠拢。《经济学的未来》一书将德国经济学界的“方法论之争”一览无余地呈现给读者,不仅有助于理解德国经济学,也有助于理解当代的社会科学。
——周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学部前主任、欧洲研究所前所长
发端于弗莱堡学派的德国秩序自由主义经济学,目前国内学界还知之甚少。这一学派的理论与哈耶克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理念,晚年诺斯的社会秩序变迁理论,以及布坎南的社会选择理论等有诸多相通之处。如果说人类实存的社会经济秩序都是某种社会理念对象化的话,研究和理解秩序自由主义经济学,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和经济学的理论发展,都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这本书值得细读和深思。
——韦森,国家文科一级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
150年前发生在德国的历史学派与奥地利经济学派关于经济学方法之争,显然不是一个时髦话题。然而沉睡的历史总是被今天的现实所唤醒,尤其是在经济学家感觉束手无策或无所适从的时候。阅读本次金融危机后德国两大经济学派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对象、目标的讨论,或是关于经济学本体论的争辩,无疑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经济学的理解。
——张宇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更多)
拉尔斯·P.菲尔德,2010年以来任弗莱堡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政策与秩序经济学)及瓦尔特·欧肯研究所所长。2011年至2021年任德国经济专家委员会(“五贤人”)委员,其中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任主席。他还是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并于2017年获卢塞恩大学荣誉博士。
胡琨,德国波恩大学地理学学士、硕士(均辅修国民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欧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与货币稳定、欧洲金融与货币体系、德国经济。
丹尼尔·尼恩提特, 弗莱堡瓦尔特·欧肯研究所经济思想研究组主任。研究旨趣聚焦于新政治经济学、秩序经济学及经济思想史。
郭琼虎,2003年创办爱思想网并任总编辑,2009年起任《战略与管理》杂志主编,2014年起任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会长助理,现兼任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理事等。
......(更多)
导言 德国经济思想中的“方法之争”
两个宣言
拯救大学经济政策研究!
按照国际标准改造德国经济学!
第一篇 独特的德国经济学思想与研究
德国宏观经济学的“黑暗时代”和“美中不足”的德国经济思想
德国平行宇宙的古怪经济学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自由主义中秩序自由主义的定位
第二篇 德国经济学的机遇与挑战
秩序经济学是什么?能做什么?
秩序经济学还有未来吗?
新秩序经济学:关联研究纲领的现实性
美式训练宏观经济学家眼中的秩序自由主义
第三篇 经济学危机:经济学需要重新定位吗?
金融危机:经济学的滑铁卢
经济学何去何从?
经济学并未陷入危机
今日经济学:危机还是正确路径上的发展?
秩序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共生
附录
经济学家的责任
从价值中立到价值虚无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经济学不是第二物理学
八十三人的呼声
古老的神奇魔法公式
经济学家会计算有害吗?
退回本国的蜗牛壳里
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制度理论的三和弦
抓住机遇:国际化势在必行
讲台讨论
专有名词译文对照表
人名译文对照表
地名译文对照表
作/译者简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