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作者:孙武 / 校注 曹操
译者:曹操 注解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年:2012-01
ISBN:9787514602944
行业:其它
浏览数:39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典藏版)》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兵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学者奉为至宝。《孙子兵法(典藏版)》对中国历代军事家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

《孙子兵法(典藏版)》共13篇,约6000余字,但言简意赅,让人回味无穷,正可谓字字千钧,掷地有声。它从“始计”开始,到“用间”结束,把用兵中的各个侧面、各个环节都论述得细密而周全。特别是由于它使用“舍事而言理”的叙述方式,将战争中的计与战、力与智、利与害、全与破、迂与直、数与胜等等的相互冲突又相互连结的辩证关系,分析得鞭辟入里,更显示出它特有的哲理之光。

......(更多)

作者简介

......(更多)

目录

《孙子》序《史记·孙子列传》第一篇 始计篇第二篇 作战篇第三篇 谋攻篇第四篇 形篇第五篇 势篇第六篇 虚实篇第七篇 军争篇第八篇 九变篇第九篇 行军篇第十篇 地形篇第十一篇 九地篇第十二篇 火攻篇第十三篇 用间篇附录一 孙子其人附录二 中外名人评孙子

......(更多)

读书文摘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一部《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残简……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业,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

古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善于用兵,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一流攻守群,道天地将法,智信仁勇严,顶情略七斗,风林山火海。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乱而取之,实而备之,怒而挠之。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善胜者不阵,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终胜。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求上者得中,求中者得下,求下者必败。

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军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未料胜,先料败。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与战、不可以与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能而示之以不能,用而示之以不用。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人无常师,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文无定法。。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胜不骄,败不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