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曾国藩传

曾国藩传
作者:萧一山
出版社:湘潭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1-04
ISBN:9787811282566
行业:其它
浏览数:92

内容简介

《民国四大传记名著•曾国藩传》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重点记述其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捻军起义和处理天津教案、发起洋务运动的过程;深刻透辟地分析了曾国藩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深入归纳了曾国藩的用人方略,概述了以曾国藩及其幕府为核心的政治集团的形成、发展、分化和主要特征、作用;同时,历史地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

......(更多)

作者简介

萧一山(1902—1978),名桂森,字一山,号非字。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19岁考入国立北京大学政治系。22岁凭一己之力,撰成“中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新式清代通史”——《清代通史》,被梁启超评为“技术罕见”。30岁获特款资助,往欧美各国考察。36岁撰成《清史大纲》和《曾国藩传》于四川三台。其故友之子作文叹其晚年之蹉跎:“我觉得萧一山的大多数成果,基本完成在他40岁左右之前(按:约1945年),而后来基本就没有什么成就。”

......(更多)

目录

引子第一章 家庭环境第二章 经世之礼学第三章 学术背景第四章 思想体系第五章 天才与志气第六章 京官时代的政治第七章 编练湘军及其特点第八章 太平天国的平定第九章 改造旧社会与建设新事业第十章 湘淮军代兴的关系附录一 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 引论 第一章 曾国藩之造就人材 第二章 幕府人物总表 第三章 入幕前之活动 第一节 捐资助战者 第二节 办团练及助战者 第三节 曾参加他人幕府者 第四章 入幕经过及在幕府之活动 第一节 为国藩鉴人才者 第二节 画策者 第三节 治军饷者 第四节 领军者 第五节 治文书章奏者 第六节 幕中文士 第五章 曾国藩之影响 第一节 人格上之教训及感化 第二节 学术之引导 第三节 新事业 第四节 外交 第五节 军事 第六节 荐举 附表 第六章 曾国藩受幕宾之影响 第一节 墨经从戎 第二节 国藩之纳言与服人 第三节 岳州之败及湘潭之胜 第四节 国藩处世态度之改变 余论 参考书目附录二 曾国藩年表后记

......(更多)

读书文摘

事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成。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自己监督自己都是有盲点的,不容易做到彻底,但是人都有自尊心,因此通过自己的朋友、老师监督自己往往是最有效的,就好比一根基因不佳的竹子,随它自己生长,可能长得弯弯曲曲,但是如果把它种在竹林里头,周围都是长得笔直的竹子,和它们一起争阳光,它本身也就长直了。(Pg. 26)

事业由学问而来,千锤百炼,是有相当把握的;事业由天才而来,一曝十寒,是不大靠得住的。古人说,“不学无术”,其中颇有很深的道理,故以霍光、寇准之功业,仍不免见讥于史家,而曾国藩一生都从经世之礼学为出发点,所以他的道德勋名绝不是偶然的。

经世学……在现在是合历史政治哲学为一途的。经世学的“体”是历史和哲学,“用”是政治与经济,目的是治国平天下,步骤是格致、正诚、修齐,道理是“执两而用其中于民”,精神是“守先待后,舍我其谁?”以天下为己任,而不屑为“一身家之谋”,以“明道救世”为功,而不愿作无益之诗文。

又《与刘孟容书》说:国藩入世已深,厌阅一种宽厚论说,模棱气象,养成不黑不白、不痛不痒之世界,误人家国,已非一日,偶有所触,则轮困肝胆,又欲掀振一番。非吾弟亦无以发吾之狂言! 可见他对于软熟和同、不黑不自的社会,是多么“痛恨刺骨”!在京任“六曹",“目击此等风味”,则好与达官贵人为仇。

事实证明,慈禧不具备领导国家进行现代化转型的知识与能力。她是一个有权术而无见识的人。诚然,她精通传统的统治术,对人性卑劣的认识超乎很多男人,可是她并没有一个成形的治国理念,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这样的人,绝不是几千年不遇大变局中合格的领导者。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