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关于中国帝制政治文化的信息量庞大且具有原创性的著作,结合思想史和政治史的发展历程,深度剖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回答了中华帝国的持久性从哪里来?其历史发展轨迹的独特性又在哪里?
在作者看来,最重要的是,各个朝代见地迥异的思想家们都认同整个已知文明世界——“天下”——的政治统一是结束长期战乱的唯一可行之道;他们还一致认为,整个“天下”应该由一位万能的君主来统治。这种大一统和君主制(王权主义)的前提,成为未来
帝国的思想基础,并在此后两千余年中始终未受根本质疑。
作者还提出,文人的偏见对理解中国政治文化远没有造成在其他研究领域那么严重的危害。这种灼见,对动不动焚书坑儒、大兴文字狱的帝王,可谓当头棒喝。
名家推荐:
本书是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研究,它就“为何帝国统一被视为古代中国的核心规范”提出了令人兴奋且具启发性的观点,对理解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也具有深远意义。
—— 普鸣(Michael Puett),哈佛大学东亚系、人类学系双聘教授
本书研究深入,细节丰富,分析视野大胆,对中国政治文化的意识形态基础进行了简洁而深刻的解读。作者通过统一与分裂的循环这一线索来反思中华帝国,在当下这一关键历史时刻,为中国史研究和全球史研究做出了权威性的贡献。
—— 柯马丁(Martin Kern),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帝制政治文化的信息量庞大且具有原创性的著作。作者认为,中国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展现出显著的统一倾向,且在19世纪西方势力到来之前,从未真正出现过对帝国模式的替代方案。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这一主题不仅对中国历史,而且对世界文明都至关重要,但几乎没有书籍探讨过它,本书是一部开拓性之作。
——金鹏程(Paul Goldin),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
编辑推荐:
以色列著名学者尤锐剖析中国传统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揭示中华帝国的持久性从哪里来?其历史发展轨迹的独特性又在哪里?
......(更多)
尤锐(Yuri Pines),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Michael W. Lipson 汉学教授,曾任希伯来大学人文学部副部长、亚非研究院院长、亚洲学系系主任、孔子学院院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国早期史学史以及比较帝国学等。出版九部学术专著,包括China’s Aristocratic Age: Politics and Power in the Springs-and-Autumns Period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6); Zhou History Unearthed: The Bamboo Manuscript Xinian and Early Chinese Historiograph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20,获Polonsky人文学科独创性大奖); The Book of Lord Shang: Apologetics of State Power in Early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7;获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和Choice 杰出著作奖); The Everlasting Empire: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Ancient China and Its Imperial Legac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2); Envisioning Eternal Empire: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Warring States Era (Hawaii University Press, 2009); Foundations of Confucian Thought: Intellectual Life in the Chunqiu Period (Hawaii University Press, 2002)等。另主编了十三部学术论文集及杂志特刊,并在国际学术期刊和学术论文集中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更多)
引 言 01
第一章 “大一统”的理想 001
分裂:列国林立的中国 002
“定于一” 010
如何“定天下” 015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024
“天下”及其界限 035
游牧民族治下的大一统 044
小结:再论分裂 052
第二章 君权 055
王权主义思想的出现 058
圣君、庸君与无为之君 064
秦始皇帝:圣君执政 070
皇帝的制度性权力 073
“制衡”与虚君 085
从可汗到皇帝:征服者的王朝 094
小结:无为而治的代价 099
第三章 士大夫 104
士的兴起 107
“人才市场”里的士人 113
在皇权垄断下的人才市场中的士人 117
思想与权力 124
在君与道之间 131
小结:士大夫与帝国长久 141
第四章 地方精英 145
从贵族国家到官僚国家 147
帝国贵族的兴衰 151
宋朝:从王安石“新法”到精英的
“自发精神” 159
张力中共存:帝国后期的地方精英
与国家 169
三纲——国家与地方精英相融合的
思想 180
小结:稳定与停滞 185
第五章 庶民 192
“民本”思想与起义权 195
平等问题 203
乱的始作俑者 210
造反有理 216
“矫枉”与“过正” 222
“由乱到治”:重建秩序 228
小结:造反与帝国的长久性 233
参考文献 237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