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逸史》是孙中山机要秘书冯自由的回忆录,被称为“民国史第一书”。
《革命逸史》是冯自由根据香港《中国日报》及他自己多年笔记、往来书信、稽勋局调查表册等资料编写而成,书中所载“吉光片羽,弥足宝贵”,“一切记载皆有来源可寻”,“题曰‘革命逸史’,用供正史稗史之助”。晚清至民国之要人,如孙中山、黄兴、陈少白、杨衢云、邹容、陈天华、章太炎、秋瑾、梁启超、胡汉民等,几乎全收笔下,且记述多为非亲历者不能知之趣事。书中以人物为线索,介绍了民国时期出版的各种报纸杂志,还有诸多并不为人所熟悉的革命团体,以及惨烈悲壮、不足以用成败来形容的革命活动。
......(更多)
冯自由,原名懋龙,字建华,广东南海人,1882年生于日本横滨一个侨商家庭。1895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兴中会支部,冯自由随其父冯镜如一同入会,时年十四岁,自称“马前一小童”,后成为首批同盟会会员,“三民主义”简称亦是冯自由首创。1900年因为反对康有为而改名“冯自由”。1906年任《中国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同时被选为同盟会香港分会会长。1912年1月1日,冯自由参加孙中山的就职典礼,并出任总统府机要秘书。1943年当选国民政府委员。1948年12月移居香港。1951年赴台,1953年任蒋介石“国策顾问”,1958年病逝。著有《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革命逸史》《中国革命运动廿六年组织史》等,被称为国民党正统史家、“革命通”。
......(更多)
......(更多)
康有为师徒初到加时,知洪门势大,乃倡设名为保皇实则革命之说以饵之;又谓清帝乾隆实为大学士陈宏谋之子,以吕易嬴,汉人江山恢复已久,殊无反清复明之必要。
故莫如以浙之三门湾及粤之东西沙诸海岛圈出置之,即任彼在诸岛中行其共产。……一者彼在岛中实行共产,不过数年必知窒碍,由是觉悟,可警世人,冀此恶风于焉永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