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1872年12月7日生于荷兰的格罗宁根(Groningen)。他是一位文化史学家,也是一位天才的语言学家。当他还在古典语言学校读书时,便掌握了阿拉伯语。1891年他入格罗宁根大学,改学文学和梵文,并以一篇论述古印度对剧的论文毕业。1905年他在格罗宁根大学获历史教授的职称,1915年,又在莱顿大学获同样职称。在《我的历史之路》这篇文章里,赫伊津哈概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他对纹章学和古钱学的青春般的热情、他的东方研究的失望、以及那本使他闻名于世的《中世纪的衰落》一书的概念,等等。极权主义思想的出现激发了他在《明天即将来临》一书中挺身捍卫西方文学和艺术,而是《游戏的人》中他又坚持了对先验价值的信念。1942年,赫伊津哈作为人质被德国占领军扣押,随后被禁闭在一个小村庄里。1945年,2月1日,在荷兰解放前夕,他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就义。
......(更多)
主编前言
编者的话
中译者序
原作者序
第 一 章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游戏之本质与意义
第 二 章 体现在语言中的游戏概念
第 三 章 作为教化功能的游戏与竞赛
第 四 章 游戏与法律
第 五 章 游戏与战争
章 六 章 游戏与知识
第 七 章 游戏与诗歌
第 八 章 神话创造的诸因素
第 九 章 哲学中的游戏因素
第 十 章 艺术中的游戏因素
第十一章 游戏视野中的西方文明
第十二章 当代文明中的游戏因素
索引
译后记
专递指南
......(更多)
既然游戏的现实情况超越了人类生活的范围,它的基础就不可能扎根于任何理性的关系中,因为理性这个词局限于人类。 游戏是一种自主的存在。 你可以否定严肃,但你无法否定游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