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马勒与19世纪交响曲新解

马勒与19世纪交响曲新解
作者:(德)康斯坦丁·弗洛罗斯
译者:何洁 / 庞悦 / 冯欣欣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4-10
ISBN:9787559873354
行业:其它
浏览数:3

内容简介

《马勒与19世纪交响曲新解》既是一部关于马勒交响曲的研究巨著,也是一部探讨19世纪交响曲创作中重要观念、理论、技法等诸多问题的“百科全书”!马勒的交响曲既宏大深刻,又抒情感人,宛如世界般丰富多样,其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研究话题。该书以马勒为中心,并从他辐射整个19世纪的交响曲创作,相互映照,互为补充,呈现了一个很好的论述方式。作者在书中提出的“音乐释经学”研究方法引人关注,由此所引发的思考与启发,定会对我国未来研究马勒及19世纪交响曲的走向带来积极的影响。我要热烈祝贺该书中译本的及时出版,也强烈推荐给马勒及交响曲的爱好者、研究者阅读和收藏此书!

——陈鸿铎(音乐学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

德国音乐学家、马勒专家康斯坦丁·弗洛罗斯代表性研究成果,“古斯塔夫·马勒系列”第II卷。书中深入解读了马勒与19世纪交响曲的多重关系,将马勒的交响曲创作与贝多芬、舒伯特、布鲁克纳、瓦格纳、柏辽兹、李斯特等人的作品展开全面的比较分析,揭示了马勒交响曲的创作方法、思想及其艺术观念的来源,尤其指出标题性思维在马勒交响曲创作中的重要性,对于理解马勒交响曲作品乃至19世纪交响音乐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更多)

作者简介

康斯坦丁·弗洛罗斯,德国音乐学家,汉堡大学特聘教授、名誉教授,1999年,被雅典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汉堡音乐学年鉴》联合编辑,汉堡古斯塔夫·马勒协会主席,爱尔福特公益科学学院成员,理查德·瓦格纳协会名誉会员,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成员。德国音乐学的领军学者之一,致力于音乐学、文化和历史研究,出版22本著作并发表大量学术论文。

......(更多)

目录

第一部分 交响曲创作的基础

第一章 马勒在历史上的地位 / 003

1.“折衷主义者”还是原创天才? / 004

2.布鲁克纳的继承者还是布鲁克纳的反对者? / 006

第二章 贝多芬和交响乐的新流派 / 015

第三章 关于贝多芬的接受史 / 020

第四章 马勒的交响康塔塔观念 / 027

第五章 对艺术歌曲作品的借用 / 034

1.舒伯特、门德尔松和勃拉姆斯 / 035

2.马勒借用歌曲的目的 / 037

第六章 结构设计方面 / 041

1.不同数量的乐章和排列方式—结构划分 / 041

2.从贝多芬的“田园”、柏辽兹的“幻想”到马勒的“巨人”

—一些五乐章的标题交响曲 / 044

第七章 内容和形式:新美学的“轴心” / 050

第八章 套曲形式原则和标题性乐思 / 056

1.贝多芬 / 057

2.舒伯特和舒曼 / 058

3.柏辽兹 / 060

4.李斯特 / 062

5.李斯特《前奏曲》的音乐和标题的联系 / 065

6.布鲁克纳 / 069

7.柴可夫斯基 / 070

8.马勒 / 073

9.“闪回”:来自贝多芬、柏辽兹、布鲁克纳和马勒的交响曲的6个例子 /

075

第九章 音乐主题和“诗意思想” / 078

1.主题特征的变化和变形作为柏辽兹、李斯特和马勒的表现手法 / 078

2.对比主题叠置作为表现手段在柏辽兹、李斯特、布鲁克纳和马勒作品中的运用 / 081

第十章 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的梅菲斯特乐章:语义分析 / 088

1.主题和李斯特的变形技法 / 089

2.协奏曲《诅咒》作为梅菲斯特乐章的来源 / 095

3.“诅咒”作为梅菲斯特乐章的中心乐思 / 098

4.李斯特对“神秘的合唱”的设定 / 099

第二部分 交响曲的普遍性

第十一章 普遍特征 / 105

1.基本原理 / 106

2.关于阿多诺的“物质的形式理论”概念 / 108

第十二章 源于声乐的特征 / 110

1.独白部分:宣叙调和咏叹调 / 110

2.众赞歌:柏辽兹、门德尔松、李斯特、布鲁克纳、勃拉姆斯和马勒交响曲中这一体裁的意义 / 115

3.赞美诗:布鲁克纳、马勒、贝多芬、舒伯特和勃拉姆斯的赞美诗 / 129

4.艺术歌曲 / 133

第十三章 源于器乐的特征 / 138

1.进行曲和葬礼进行曲:在柏辽兹、李斯特、布鲁克纳和马勒交响曲中的意义 / 138

2.葬礼音乐:“像一个沉重的队伍” / 146

3.田园曲:贝多芬、柏辽兹、门德尔松、李斯特、比才、勃拉姆斯和马勒的田园曲 / 148

4.“远方的音乐”:远处的管弦乐队及其幻境 / 157

5.渐强和渐弱作为一种声音动态的形式构思(行进的音乐由远及近):来自莫扎特、贝多芬、柏辽兹、瓦格纳、比才、马勒和德彪西作品中的9个例子 / 166

第十四章 谐谑曲、谐谑的和舞曲特征 / 172

1.基本原理 / 172

2.小步舞曲:马勒、比才和李斯特的小步舞曲类型 / 178

3.连德勒:马勒作品中的两类连德勒 / 180

4.德奥圆舞曲与法式圆舞曲 / 184

第十五章 总结:根据特征得出的马勒《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结构 / 187

第三部分 交响曲的元素

第十六章 音乐中的象征 / 193

1.概念阐释 / 194

2.舍林的象征概念 / 197

3.启发式方法 / 201

第十七章 鸟鸣的语义 / 204

1.作为“自然之声”的鸟鸣和声音 / 205

2.马勒和贝多芬的“溪边小景”中的鸟鸣 / 207

3.马勒和瓦格纳的“森林低语”中的鸟鸣 / 210

4.“夜之鸟” / 212

5.“死亡之鸟”:夜莺的歌声作为“尘世生命的回音” / 214

6.鸟歌坎蒂莱那、二重唱和音乐会 / 216

第十八章 基本动机 / 219

1.呼叫和信号 / 220

2.叹息动机:悲叹与哀号、痛苦动机、“尖叫” / 222

第十九章 下行动机和深渊象征 / 226

第二十章 夜晚和睡眠象征 / 229

第二十一章 撒旦和耶稣受难像:弗朗兹·李斯特的音乐及其精神世界的两极 / 234

1.李斯特对歌德的《浮士德》和但丁的《神曲》的偏爱 / 235

2.灾难与救赎的两极性 / 237

3.音乐中的魔鬼和“十字架的调性象征”:李斯特音乐中最重要的象征的语义 / 245

第二十二章 “从地狱到天堂”:神学—哲学动机 / 256

1.李斯特和马勒交响曲的哲学—诗学基本思想 / 256

2.李斯特、柴可夫斯基和马勒作品中的地狱动机和路西法动机 / 259

3.象征“天国”的“十字架的调性象征”在瓦格纳、马勒、布鲁克纳和柴可夫斯基作品中的应用 / 266

4.瓦格纳和马勒作品中的“永恒”动机 / 270

第二十三章 恐怖的音阶:全音阶的历史 / 272

第二十四章 主导节奏:死亡、命运和斗争的象征 / 278

1.贝多芬 / 279

2.李斯特 / 282

3.瓦格纳和布鲁克纳 / 288

4.施特劳斯 / 289

5.柴可夫斯基 / 291

6.马勒 / 293

第二十五章 主导音响:作为象征的特征和弦 / 296

1.瓦格纳、李斯特、马勒和施特劳斯作品中作为死亡象征的“阴森恐怖的”小三和弦 / 297

2.舒伯特、马勒、施特劳斯和勃拉姆斯作品中的大小调交替 / 302

3.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和马勒《第二交响曲》中的“恐怖号角” / 305

4.作为格言的四音和弦 / 308

5.马勒、舒伯特和施特劳斯作品高潮处的那不勒斯六和弦与不协和音 / 310

6.布鲁克纳的高潮设计 / 316

7.马勒《第十交响曲》柔板中的九音 / 319

8.“意外”的技法:贝多芬、柏辽兹、布鲁克纳和马勒作品中的“恐怖的音符” / 320

第二十六章 体鸣乐器的音响象征 / 323

1.关于音响象征的一般讨论 / 323

2.大锣在马勒、瓦格纳、李斯特、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勋伯格和贝尔格的作品中作为葬礼和恐怖的音响象征 / 325

3.柏辽兹、李斯特和施特劳斯作品中的管钟声 / 332

4.钟声是马勒作品中永恒的音响象征 / 334

5.钟琴的音响象征和色彩作用:作为“天使音乐”的声音道具 / 337

6.牛铃作为“超世独处”的音响象征 / 339

结语 / 342

关于马勒交响曲中标题的关联性(2011版增补) / 343

缩写词 / 350

参考文献 / 352

谱例列表 / 370

谱例 / 373

索引 / 454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