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信仰》内容简介:其实中国人并不缺乏信仰,只不过它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对传统道德的坚信不疑。儒释道的本质是什么?神、鬼、祖先与祈福仪式有怎样的微妙联系?情歌对唱如何演化成天地信仰?
在这里,读懂沉淀5000年的国民文化
在中国人的心里,从来就没有宗教的地位。
佛道,不过是妄图逃避苦痛时日的借口,以及期望上苍赐福的交易;儒教,毋宁说是现世相处的哲学;而面向祖先的祭供,则除去追忆过往的仪式,剩下的就只有盼望冥世先祖们能够保佑和降福于自己了。
功利性,使中国人的信仰失掉内在的虔诚,也使中国人失掉本心的纯粹。知己文库另包含其他四册供选择。
......(更多)
葛兰言,20世纪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汉学家,是法国著名汉学家埃玛纽埃尔•爱德华•沙畹的学生。葛兰言运用社会学理论及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宗教和礼俗,而且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宗教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中国古代的节日与歌谣》《古代中国之舞蹈与传说》《中国人的思想》《中国的文明》《中国的封建制度》等。
......(更多)
序言
第一章 民间信仰
1.乡村生活 /1
2.民间神话与传说 /21
第二章 封建宗教
1.贵族的生活 /25
2.土地崇拜 /43
3.祖先崇拜 /53
4.神话故事的创造 /65
第三章 官方宗教
1.儒家士大夫 /73
第四章 宗教的复兴
1.道教 /101
2.佛教 /116
3.结论:现代中国人的宗教情结 /132
......(更多)
总体说来,中国人的习俗并未形成一套迷信体系,每一种习俗都是可以用获得某一特殊好处。只有对迷信规则全面遵守才是有效的;这些规则构成了一系列古老习俗,而遵守者也可以有此避免潜在的危险。这些危险可不是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现实存在的或是诸如下地狱之类。人们所希望避免的危险虽部具体但却更实际:通过一系列惯常而不自知的琐碎行为,人们消除了日常思考中的神秘性的困扰。
家庭实体分为两部分:一为生者,紧密地群居在一起,但又彼此保留了独特的个性;一为逝者,组成了含混不清的模糊群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