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20年里,创伤一直是依恋研究者关注的中心问题。典型的依恋创伤包括童年虐待—辱骂和忽视,这可能对成长带来长期的不利影响。对于治疗师和来访者而言,全方位了解依恋关系中的创伤至关重要。本书作者乔恩·G.艾伦教授认为理解是创伤治疗的核心,在依恋创伤治疗中发展心智化可以帮助治疗师理解来访者的经历,让来访者感到被理解,并学会在一段信任的关系中重建心理和情感联结,这可以为经受痛苦体验的来访者提供安全感和安定感,从而使其建立受益一生的安全依恋关系。
为了丰富治疗师和来访者对依恋关系中创伤的理解,乔恩·G.艾伦教授在本书中对依恋和心智化进行了全面阐述,指出心智化是理解依恋关系发展的支点,提高心智化能力可以有效改善依恋安全和情感调节。他总结了一系列与创伤有关的精神疾病,说明心智化治疗这种独特的治疗方式是如何应用于治疗依恋创伤的。此外,他还加入了神经生物学内容,指出依恋、正念和心智化之间的联系,帮助读者理解依恋创伤的生理基础,从而加深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
......(更多)
乔恩·G.艾伦(Jon G. Allen)
美国贝勒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美国门宁格诊所高级心理学家,美国海伦·玛尔辛·帕利精神健康研究中心主席,主要从事心理治疗、诊断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和科学研究,专攻创伤相关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他的主要著作有《应对创伤:理解中的希望》《应对抑郁:从困境到希望》《创伤性关系和严重精神障碍》《心智化临床实践》等。
译者简介
欧阳艾莅
精神心理卫生专业硕士,心理动力学取向心理治疗师。长期在国家卫健委科技发展中心、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工作学习。曾赴韩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精神心理卫生专项研修项目。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精神医学中心访问学者,美国精神分析学院(AIP)在训。从事临床心理治疗工作十余年,专攻整合心理治疗模式,目前已累计个案治疗数千小时。
何满西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专委会常委,中国医院协会精神病医院分会常委。
陈勇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院协会精神病医院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精神卫生和精神病学专委会委员。
......(更多)
推荐序:精神分析的发展
译者序
前言
引言 ┆ 1
第1章 早期依恋 ┆ 5
人格发展的两条主线 ┆ 7
依恋理论和研究的早期发展 ┆ 8
基本概念 ┆ 15
依恋的发展 ┆ 25
安全依恋 ┆ 29
矛盾-对抗型依恋 ┆ 33
回避型依恋 ┆ 36
儿童气质 ┆ 39
依恋安全性的稳定性和变化性 ┆ 47
依恋安全性和适应 ┆ 50
临床意义 ┆ 56
第2章 成人依恋 ┆ 57
恋爱关系中的依恋 ┆ 58
安全依恋 ┆ 66
矛盾型依恋 ┆ 73
回避型依恋 ┆ 79
伴侣匹配 ┆ 84
依恋安全性的稳定性和变化性 ┆ 86
依恋安全性的代际传递 ┆ 87
依恋原型:条件和限制 ┆ 97
临床意义 ┆ 99
第3章 在头脑中抱持想法 ┆ 103
正念 ┆ 105
依恋关系中的心智化 ┆ 123
整合正念和心智化 ┆ 141
临床意义 ┆ 147
第4章 依恋创伤 ┆ 150
早期紊乱型依恋 ┆ 152
依恋创伤的代际传递 ┆ 161
紊乱型依恋的发展性影响 ┆ 170
儿童依恋创伤的种类 ┆ 178
成年依恋创伤 ┆ 189
临床意义 ┆ 192
第5章 神经生物学基础 ┆ 194
依恋 ┆ 194
正念 ┆ 212
心智化 ┆ 215
有意识调节与前额叶皮层 ┆ 220
临床意义 ┆ 229
第6章 治疗 ┆ 231
我们在治疗什么 ┆ 232
现有的创伤治疗 ┆ 241
对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的研究 ┆ 246
心智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治疗方式 ┆ 248
心智化创伤体验 ┆ 256
总结性思考 ┆ 262
参考文献 ┆ 264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