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中东问题专家蒂姆·尼布洛克精心之作。
★重现沙特从绿洲部落到石油帝国的历史
★对沙特及中东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必不可少的读物。
【内容简介】
无论从资源和经济价值还是从国际关系格局来讲,中东都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在中东地区,沙特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国家,其在全球石油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在伊斯兰世界中的宗教地位、在中东秩序中的作用等都决定了沙特在中东乃至世界体系中的重要角色,因而了解沙特的历史、政治、外交等非常有必要。本书系统论述了沙特的国家形成、历史发展、政治体系与权力结构、外交政策、问题与挑战等,分析了沙特如何应对快速变化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以及解决危机的举措,有助于人们更清晰地理解沙特,理解中东政治。
......(更多)
【作者简介】
蒂姆·尼布洛克(Tim Niblock),教授,国际知名中东问题研究专家。牛津大学学士,布鲁日欧洲学院硕士,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博士,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荣誉退休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客座教授,英国埃克塞特大学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曾担任欧洲中东学会副会长,英国中东研究学会副会长以及阿拉伯和伊斯兰研究所管理理事会主席等职务。著有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audi Arabia; Class and Power in Sudan: The Dynamics of Sudanese Politics, 1898–1985; “Pariah States” and Sanction in the Middle East: Iraq, Libya, Sudan; The Gulf States, Asia and the Indian Ocean: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the Sea Lanes;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the Creation of a Security Community in the Gulf Region ;等等 。
【译者简介】
郭响宏,历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民委环黑海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俄国史、黑海史和国家安全教育。在《世界历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1部、合著1部(第二作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并以“优秀”等次结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0余项。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更多)
导论1
当前关注的热点1
新方法:构建沙特阿拉伯政治动态的解释模型10
政权合法性的来源12
各界合作和支持的力量17
决策过程21
本书的结构:各章节及其主题23
第一章国家的形成26
影响沙特发展的传统因素及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26
18世纪和19世纪沙特各酋长国及其遗产28
权力的夺取和扩张:沙特第三王国的建立(1902~1932年)39
石油发现之前沙特王国的政治发展(1932~1948年)41
石油收入及其对政府和经济的影响:1948~1958年48
权力斗争:决定沙特政府的前途,1958~1962年53
结论57
第二章费萨尔及其新政体:1962~1979年59
费萨尔、哈立德与中央集权的政府(1962~1979年)59
重塑国家经济62
新政的社会动力:不断趋于稳定的社会环境68
外交政策73
国内政治发展的结果81
结论84
第三章重新调整政策:1979年至今85
新的问题和新的冲突领域85
经济发展与部族资本主义问题92
应对新的伊斯兰挑战:20世纪80年代97
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和地区秩序:阿拉伯世界不统一、海湾不安全、美国联盟和海湾战争107
反抗与改革运动:1990年至今113
重塑政治体系和政府管理制度130
有关改革的讨论以及沙特王室内部的权力斗争137
结论141
第四章经济改革面临的挑战142
导言142
现有经济发展不充分的领域143
2000年之前沙特的经济改革152
2000年以来的经济改革:体制与机制154
改革促进外商投资的法律框架157
有关投资立法的实际影响162
世贸组织与贸易自由化166
私有化168
对需要进行的改革的评价171
结论175
第五章外交政策178
与美国结盟的困境和国际恐怖主义的挑战178
1979~1982年:伊朗革命后美沙结盟基础的进一步深化180
1982~1990年:与美国的全球伙伴关系以及阿富汗问题183
1990~1996年: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后美沙关系的重建188
1996~1998年:国际恐怖主义对美国和沙特的威胁进一步加剧195
1998~2001年:从东非爆炸到“9•11”事件200
2001~2005年:“9•11”事件的影响204
结论212
结语危机、改革与稳定214
现有研究文献概览222
参考文献226
译后记254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