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去反刍自己的童年呢?
那水光倒影中衣衫褴褛的自己,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再次面对的在去除了所有矫饰与层累之后,用最素朴的语言说故事,像一个孩童般捧起碎裂四散的记忆拼图,茫然四顾,这样的毫无防备。一切是那么和谐,又那么愁人。阳光静静落在河滩上,那种颜色、声音和神气,总是令人心跳,很厉害地被感动着。
随着时光牵引,眼见“同学少年多微贱”,意外,灾祸、无常,老病与沦落……
那才是真正的人间,正常无比的真实人间。回忆生命过往,哪一个纷如蝼蚁的生命,不曾有过花样的年华,月样的精神、冰雪样的聪明?这许许多多沦落的生命,谁又和谁的生命真正相关呢?
......(更多)
周志文,笔名周东野,原籍浙江天台,1942年生于湖南辰溪。曾就读于中国台湾宜兰县立罗东中学初、高中部,东吴大学中文系,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博士。历任《中国时报》、《民生报》主笔,淡江大学教授,台湾大学教授,捷克查理大学汉学讲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访问学人,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珠海联合国际学院讲座教授,现已退休。著有《日升之城》、《三个贝多芬》、《冷热》、《布拉格黄金》、《风从树林走过》,《时光倒影》、《第一次寒流》等。
......(更多)
序一 幽人周志文 朱天文
序二 贝多芬的后山童年-我读周志文《同学少年》 张瑞芬—2
路上所见--6
遥远的音符--10
饭疏食饮水--14
花样的年华--18
母亲--22
火车梦--26
吃教记--30
白鸽--34
影戏--38
散落与连接--43
梵谷之路--47
怪力乱神--51
写在沙上的--56
詹国风--59
魏黄灶--63
空山松子落--67
姚青山的情史--71
紫荆花--76
疯狗与红猴--80
有弗学?--84
后记--90
......(更多)
人在陷入忧伤的时候,恐怕只有靠体会世上有更大的忧伤才能发生止痛的作用,痛并没消失,只是转移,让自己痛在更大的痛前面显得微不足道而已。
生命的意义不见得是自己创造的,大部分生物或人的意义应该并入整个世界、整个时代来计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