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考古中国

考古中国
作者:许宏 / 魏兴涛 / 唐际根 / 雷雨 / 刘瑞 / 王宁远 / 孙周勇 / 赵海涛 / 蒋文孝 / 全洪 / 齐东方 / 李岩 / 杨军 / 郑建明 / 于春雷
副标题: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大方
出版年:2022-01
ISBN:9787521736168
行业:其它
浏览数:91

内容简介

《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是一本以考古视角呈现5000年中华文明的通识读本。精选15个代表中华文明的大遗址,包括殷墟、三星堆、良渚、秦始皇帝陵、南海I号、长城等,涵盖都邑、陵墓、水下、高原、沙漠、窑址等众多场景,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全彩呈现。考古学家们精彩讲述亲历的考古故事、生动阐释考古发现背后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大梦想。每一篇附考古小知识,零基础也能看懂。全书根据考古发现时间编排,从1921年至2020年,致敬中国考古百年、致敬中国考古人。

......(更多)

作者简介

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魏兴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

唐际根:原殷墟考古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

雷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

刘瑞: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队长

王宁远:良渚水利系统考古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

孙周勇:石峁遗址考古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赵海涛:二里头工作队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副研究员

蒋文孝:秦始皇帝陵西侧1号大墓考古发掘领队

全洪:南越王宫博物馆馆长、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会长

齐东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李岩:南海I号保护与发掘亲历者

杨军: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队领队

郑建明: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发掘领队

于春雷:清平堡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

......(更多)

目录

1.总序:考古中国,唤回我们的文化记忆丨许宏

何为考古?为何考古?

影响中国历史的大遗址

大发现见证中国考古百年史

全球文明史视角下的古代中国

2.仰韶: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点(1921)丨魏兴涛

仰韶村的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西水坡M45:中华第一龙

豫晋陕交界:中华文明的初曙

双槐树:中华文明的胚胎

仰韶文化的传播

3.殷墟:一片甲骨惊天下(1928)丨唐际根

殷墟与商王朝:都邑文明

殷墟与甲骨文:看不见的大历史与小细节

殷墟与青铜器:神秘的青铜王国

殷墟是人类的世界文化遗产

4.三星堆:青铜时代的奇葩(1929)丨雷雨

“沉睡几千年,一醒惊天下”

三星堆遗址的新发现

古蜀文明与中华文明

5.阿房宫: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志(1933)丨刘瑞

在文献中寻找阿房宫

在考古中发现阿房宫

在选址中解密阿房宫

在名赋中重读阿房宫

从阿房宫看秦汉都城

6.良渚:中华文明5000年的实证(1936)丨王宁远

何谓良渚:基本概念与认知

何以良渚:江南模式与成因

匠人营国:都邑选址与规划

城郭宛然:古城功能与设计

法无定法:考古技术与手段

7.石峁:中国文明的前夜(1958)丨孙周勇

30块钱“抢救”回的文物

石峁古城与“金字塔”皇城台

石峁玉器“藏玉于墙”

黄帝都城抑或夏都?

8.二里头:3700年前的中国第一王都(1959)丨赵海涛

二里头是夏都吗?

二里头之“最”

二里头文化的统治、影响与衰亡

9.秦始皇帝陵:千古一帝的雄心壮志(1962)丨蒋文孝

奋六世之余烈:秦始皇帝和他的帝国

秦始皇陵:帝王之都的规划之一

外藏系统:秦始皇帝的雄心壮志

10.南越王墓:岭南文化之光(1983)丨全洪

割据岭南近百年的南越国

从未被盗掘的汉代王陵

南越国与海上丝绸之路

11.法门寺地宫:看得见的大唐盛世(1987)丨齐东方

信佛的皇帝

玻璃与对外文化交流

茶具与茶文化

法门寺地宫的其他发现

12.南海I号:南宋的海上文明使者(1987)丨李岩

南海I号发掘记

海上丝绸之路

揭秘始发港及目的地

海上航行的聚落

13.海昏侯墓:黄金遍地的废帝刘贺墓(2011)丨杨军

沉睡了2000多年的海昏侯墓

海昏侯与海昏侯国

海昏侯墓的惊世发现

14.后司岙:解密中国青瓷的巅峰之作(2015)丨郑建明

皇家御用秘色瓷

消失千年的秘色瓷寻踪

窑址考古揭开贡瓷之谜

15.清平堡:沙漠里的明长城(2020)丨于春雷

什么是长城?

清平堡遗址与明朝边防

长城地带与中国文明

附录1:致敬中国考古人

附录2: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0—2020)

附录3:中国重要考古遗址(新石器—清)

出版后记

......(更多)

读书文摘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除了丰富你的文化给养,这门“无用之学”还有安顿身心之功效,当我们的视野扩至数千年乃至数十万年,空间上鸟瞰全球乃至更远的星系,身边的小事当然就会被看淡,从而有一种释然旷达的感觉。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