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东西中国

东西中国
作者:贺雪峰 等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4-08
ISBN:9787300332239
行业:其它
浏览数:3

内容简介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东、中、西部县域的差异越来越显著。中、西部县域发展能否照搬东部县域发展的成功经验?东、中、西部县域 根本的差异是什么?造成东、中、西部县域差异的关键因素是市场因素、制度因素,还是社会因素?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逻辑是什么?本书基于扎实的田野调查,结合 公布的宏观数据,以县域为研究单位,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具体而言,本书从经济发展、土地制度、农业发展、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县域教育、农民收入、婚姻家庭和基层治理等方面,呈现东中西部县域的差异,并深入浅出地阐明为何存在这些差异。本书基于贺雪峰教授领衔的团队在中国广袤地域上进行20多年的田野调查的积淀写成,对我国中西部的乡村振兴实践颇具借鉴作用。

......(更多)

作者简介

......(更多)

目录

导 论

第 1 章 东西中国:中国区域差异的经济视角 / 3

一、中国经济的东西差异 / 5

二、东部城市经济带与县域经济 / 11

三、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与县域经济 / 15

四、土地制度实践的区域差异 / 18

五、农业农村现代化 / 22

六、村庄社会结构的东西差异 / 25

七、财政资源密集与基层治理内卷 / 28

八、大国经济、内循环与相对均衡的中国经济图 景 / 32

九、东西差异与政策的底层逻辑 / 34

篇 经济篇

第 2 章 区域经济带与县域经济 / 39

一、生产要素集聚与区域经济带 / 40

二、辐射与虹吸:东西部城市发展的底层逻 辑 / 45

三、作为发展极的东部县域经济 / 52

四、作为稳定极的中西部县域经济 / 58

五、县域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 / 63

第 3 章 土地制度实践的区域差异 / 69

一、土地利用与土地价值的东西差异 / 71

二、土地制度功能与制度实践的东西差异 / 79

三、东西区域混淆与土地制度的改革逻辑 / 89

四、土地公有制的适应性与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 / 95

第 4 章 农业现代化的区域差异 / 101

一、东部沿海地区的农业现代化:难以复制的经 验 / 102

二、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困境:农村分化及未解决的农民就业问题 / 114

三、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可能路径 / 120

第 5 章 县域经济与农民城市化的东西差异 / 124

一、县域经济的东西差异 / 127

二、东部地区的 城市化 / 129

三、中西部地区的过渡型城市化 / 137

第 6 章 共同富裕与地区间财力差异 / 147

一、“两个大局”与“两个二十年”:发展战略与中央 - 地方关系 / 148

二、财政转移支付的分配格局 / 153

三、净汲取和净补助 / 157

四、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逻辑 / 161

第二篇 社会篇

第 7 章 作为城市的东部农村 / 173

一、东部农村的空间功能 / 173

二、东部农村的农民与农业 / 181

三、东部农村的工业整合 / 186

四、超大型城市郊区农村的风貌管控 / 190

第 8 章 村庄社会分层的区域差异 / 195

一、村庄熟人社会的分化 / 195

二、中西部地区村庄社会的去阶层分化 / 198

三、东部地区村庄社会的高度分化 / 212

第 9 章 生活方式的东西差异 / 230

一、生活方式:理解东西中国的一个维度 / 230

二、东部农村:压力释放型的生活方式 / 233

三、中部农村:压力集聚型的生活方式 / 237

四、西部农村:压力缺失型的生活方式 / 242

五、美好生活需要的区域定位与政策启示 / 245

第 10 章 经济基础与县域教育形态的东西差异 / 248

一、分析框架:理解教育问题的东西区域视角 / 249

二、东部地区:家校教育双强结构与教育竞争焦 虑 / 251

三、中西部地区:家校教育双弱结构与教育保障焦 虑 / 258

第三篇 家庭篇

第 11 章 农民收入与家庭结构的区域差异 / 271

一、东部和中西部农民家庭面临的市场区位条件差异 / 273

二、东部农村的代际关系与家庭结构 / 279

三、中西部农村的代际关系与家庭结构 / 285

四、家庭结构的区域差异与政策启示 / 291

第 12 章 东西差异与农村婚配问题 / 295

一、问题意识与理论逻辑 / 295

二、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迁移的东西差异 / 297

三、婚姻市场与婚姻迁移的东西差异 / 300

四、社会分层的东西差异与婚配困难 / 303

第 13 章 农民工流动与中国的区域差异 / 309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视角 / 309

二、农民工的概念和分化 / 313

三、当代农民工群体的状况 / 318

四、农民工的城镇融入:两种类型 / 328

第四篇 治理篇

第 14 章 农村集体经济实践类型的区域差异 / 339

一、城乡关系与农村定位的区域差异 / 339

二、不同类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运行机制分析 / 342

三、结语:集体经济的区域差异与共同富裕的进 阶 / 359

第 15 章 村庄治理现代化的东西差异 / 362

一、理解村庄治理的村庄公共事务结构视角 / 362

二、东部地区村庄公共事务结构特征 / 367

三、中西部地区村庄公共事务结构特征 / 373

四、村庄治理现代化路径的东西差异 / 377

第 16 章 发现“东西中国”/ 387

一、市场化与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变迁 / 387

二、市场区位与乡村区域形态 / 392

三、乡村秩序与乡村治理的东西差异 / 399

四、“东西中国”的政策意义 / 406

第 17 章 将区域作为方法 / 411

一、通过经验认识中国 / 411

二、区域是认识中国的重要途径 / 413

三、通过区域进行经验训练 / 420

四、区域方法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循环 / 425

后记 / 430

......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