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1368

1368
作者:[美] 胡马云
译者:董建中
副标题:中国与现代世界之形成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年:2025-07
ISBN:9787547324417
行业:其它
浏览数:1

内容简介

《1368:中国与现代世界之形成》从全球史视角讲述了明代中国开启现代世界全球化的故事,重点论述了明清中国与中亚、中东、东亚、东南亚进而与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历史,展现了大航海时代以来中国崛起及其对现代世界历史影响的新图景。该书共十章。第一章总论中国与西方从明清以来数百年间的贸易交流史。第二至九章分别论述了明朝与中亚、中东、东亚、东南亚和欧洲的商品贸易,以及这些商品所承载的中国物质文化和思想对各地的影响,如青花瓷的全球扩散、中国物质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孔子和孟子对欧洲的影响、代尔夫特瓷器的中国基因、茶叶对大英帝国的影响等,以及清末中国在西方工业化崛起后的衰落。尾声论述了20世纪下半叶后,世界重新转向东方。

作者通过讲述明清中国五百年引领全球化与衰落的故事,认为中国在历史上曾是全球设计和制造领域的创新中心,西方应该回顾明代中国以来六百年的全球化故事,认识到一个新的全球中国的崛起“并非史无前例”。

------------

【编辑推荐】

中国在历史上何时失去了对英美等国的创新优势?中国目前主导着全球制造业格局,它的未来将何去何从?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升,西方是走高科技工业化的新路,抑或继续走1970年代所采用的全球化以及劳务外包的道路?解答这些问题,需要了解20世纪的全球化世界是如何形成的,需要了解西欧是如何开始主导曾经以中国和日本、东南亚为中心的亚洲经济格局的。

1368年大明王朝的建立是世界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早于哥伦布一个世纪,明朝便派出一系列的外交使团,跨越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为中国的第一个现代全球时代铺平了道路。

波斯语和奥斯曼土耳其语的壮观记录,描述了北京紫禁城的丝绸和玉石宫殿;马来传说讲述了中国公主带着瓷器和黄金礼物抵达马六甲的故事;在欧洲的大航海时代,伊比利亚半岛的水手开辟了通往中国的新航道,荷兰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将其改造成利润丰厚的茶叶航线……

自明朝以来,世界从中国学到了什么?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的改革者开始呼吁工业革命,并终于在20世纪末作为一个制造业超级大国重新崛起。本书为理解中国今天的崛起以及中国与西方和复兴的亚洲的未来联系提供了重要的背景。

------------

【专家推荐】

对600年的历史重新定位,极为精彩。它以全球视野重新探索了世界与中国文明高峰时期的多方面相遇。它的叙事,既不是以中国为中心,也不是以欧洲为中心,成功讲述了一个非凡故事,语言简练,内容丰富。

——王赓武,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

胡马云从亚洲的视角展现了一长时段历史。他对全球与亚洲互动的精彩探索,引发读者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该如何理解亚洲,特别是中国在一个不断演进的全球秩序中的作用。历史提供了一些答案。

——彼得·博尔施伯格(Peter Borschberg),《新加坡与马六甲海峡》作者

本书简明扼要,图文并茂,使用的是以亚洲为中心的全球史方法,涉及丝绸之路历史、香料贸易、欧洲海外帝国、21世纪的现代日本和全球中国等广泛话题,富有创见,引人注目。

——安德烈·温克(André Wink),《印度—伊斯兰世界的形成(约700年至1800年)》作者

这一研究令人兴奋,揭示了全球中国在现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位置及其层累的历史。从本书对历史的长时段理解中,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待我们与作为新的全球大国的中国的关系。

——长泽荣治,东京大学教授

......(更多)

作者简介

【作者】

胡马云(Ali Humayun Akhtar),美国贝茨学院宗教研究、古典与中世纪研究助理教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国际研究访问学者,伍斯特艺术博物馆艺术与教育顾问。专注于中世纪和近代早期欧洲与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宗教和知识机构之间的复杂互动,对地中海作为文化十字路口的研究尤其深入。他的学术工作揭示了中世纪政治与思想的影响,帮助现代社会更好地理解其历史脉络。

【译者】

董建中,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译著有《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合译,2003年)、《州县官的银两:18世纪中国的合理化财政改革》(2005年)、《自贡商人:近代早期中国的企业家》(2014年)、《君主与大臣:清中期的军机处(1723—1820)》(2017年)、《马背上的朝廷:巡幸与清朝统治的建构(1680—1785)》(2019年)、《吃辣:辣椒的中国史》(2023年)等。

......(更多)

目录

前言

第 1 章 横跨印度洋和南中国海的五百年

中国与西方:五百年的交流

西方“对华政策”的争论:在对抗和商业外交之间

从以亚洲为中心的视角书写全球史

第 2 章 大明王朝的全球北京

明朝与中亚、中东贸易的起源

明朝与东南亚苏丹国的外交

明朝与高丽朝鲜及室町时代日本

第 3 章 丝绸之路沿线波斯语中的中国形象

盖耶速丁关于中国边疆及作为帝国穆斯林中间人的记述

阿里·阿克巴尔论作为贸易中心的北京及中国的全球边界

伊斯兰世界的瓷器革命与青花瓷在全球的崛起

第 4 章 香料之路沿线的马来与中国贸易

以华人为背景的《巴赛列王传》

作为当地存在的中国:华人头人阿里

《杭·杜阿传奇》:中国王权的投射以及从毗奢耶那伽罗到马六甲的外交文化

《马来纪年》:中国王权及物质文化在巨港、马六甲

第 5 章 欧洲人寻找香料群岛

通往中国之路:马德里至马尼拉,里斯本至澳门

葡萄牙人抵达亚洲

第 6 章 中国耶稣会的科学与地图绘制传统

日本耶稣会学问之政治:葡萄牙水手、日本大名及他们共同赞助的耶稣会士

北京的耶稣会士制图师:利玛窦和他紫禁城的继任者

荷兰印刷商:绘图中国,想象阿姆斯特丹的耶稣会士孔子

第 7 章 穿越荷兰帝国的瓷器

以白银换取瓷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明代亚洲国家间贸易

在日本的扩张

欧洲的瓷器革命

第 8 章 茶在大英帝国

中国茶的艰难旅程:从明代中国到大英帝国的伦敦

从葡萄牙的奇特之物到英国的垄断商品

中国文化争辩:关于晚清中国的西化

第 9 章 中国的黯然失色与日本的现代化

新井白石职业生涯期间的日本、西方以及印度洋的丝绸贸易

幕府将军的改革与垮台

明治维新的后果:日本西化改革中中国思想文化的重新定位

尾声 重新转向东方

致谢

注释

索引

插图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