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一个人的出版史

一个人的出版史
作者:俞晓群
副标题:(1982-1996)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2015-09
ISBN:9787542652331
行业:学术研究
浏览数:48

内容简介

《一个人的出版史(1982-1996)》是出版人俞晓群从事出版数十年的“日知录”。全书通过其丰富而生动的编辑出版笔记,为我们鲜活地展现了一位出版从业者在这个大时代中的学习、成长、生活与生命历程,也从某一个角度为我们描摹了一幅近三十年的中国出版史。而其中交织的“各种人物如此之多,人物的层次如此之高,文化热点如此之丰富,资料汇集如此之生动,实在太有意思了”(王充闾语)。全书另附有珍贵书信往来照片若干。

......(更多)

作者简介

俞晓群,男,1956年9月生,辽宁丹东人,沈阳师范大学数学系学士,吉林大学哲学硕士,著名出版人。198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出版社,1993年全面主持辽宁教育出版社的工作。曾任辽宁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2003年担任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2009年7月担任海豚出版社社长。

他提出“书香社会”的出版理念,主持策划了很多具有很高思想与学术价值的丛书,如“国学丛书”、“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万象书坊”、“海豚书馆”等,从国外引进“探索书系”、“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系列图书”、《工商管理大百科全书》、《牛津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世界著名品牌图书。担任辽宁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时主持出版《新世纪万有文库》,全书着眼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按常备、实用、耐读、易存的原则,在海内外各学科专家的指导下,将中外名著的珍善版本,精选收入文库。计划从1996年至2005年的十年中,每年出书百种,积累至千册。共分三个书系:传统文化书系,近世文化书系,外国文化书系。

......(更多)

目录

序  能量来自辛勤 沈昌文

序  梁由之

1982

今天一早,骑上自行车,到我新分配的工作单位——辽宁人民出版社报到。心情很不平静。

1983

这是我真正从事编辑工作的第一年。

1984

我一方面写文章,另一方面开始构思选题。虽然我只是一个助理编辑,但是我不大甘心于坐等现成的书稿,我真的渴望能够早一天拥有“自己的作者”。

1985

今天,我心里想,我可能会在这一行当中工作一辈子了,因为我实在太喜爱这样性质的工作了。

1986

今年七月末,当出版局宣布我出任辽宁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始,我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前些天的上海之行,一下子接触到许多自然科学之外的东西,大有“心灵回归”之感。

1987

表面上看,我们整天与学者打交道,与书为伴,还套用职称系列,弄得像个学者似的,其实一评职称,整理业务档案,就会发现“学术”一栏空空如也。

1988

近年来,以四川“走向未来”丛书为标志,出版界承接文化界、思想界的“思想启蒙”之理念,迎合改革开放之需求,“西学东渐”之风最为盛行。我们几个不满三十岁的人,由着心性,推出“当代大学书林”,也算无愧于这个时代。

1989

深圳灯红酒绿,我们只能吃盒饭;闷在一间房子里死抠书稿。

1990

刚过了年,就有不好的消息。省委宣传部转来上海方面的告状信,主题是“四人帮”爪牙人还在,心不死,蠢蠢欲动。

1991

编辑“国学丛书”,我时常思想:只有拿出好题目来,才会引来好作者。此中人物,多有高招展现,时时令我目不暇接,大长见识。

1992

因为派我去辽西地区支贫一年,今天到社里交代工作。一年之中,没有了编书的权利,心情自然不好。……回顾这一年的读书生活,我最重要的收获就是写完《数术探秘》。

1993

辽宁出版局局长突然找我谈话,辽宁教育出版社原社长李宝义调出,我仍为副总编辑,但主持全面工作。

1994

年终盘点,这一年何事最值得做“收官之笔”?当然是“书趣文丛”。

1995

这一年里,我的身心一直陷于王云五“万有文库”的“诱惑”之中。

1996

回顾这一年,我写的文字很多,经历的事情很多,非常累。有哪些事情最值得我在此时记载呢?思来想去,应该是一句话,或曰一个口号,或曰一个理念!那就是今年辽宁教育出版社提出的一个新的广告词:“为建立一个书香社会而奠基!”

......(更多)

读书文摘

在回家的路上,我开着车,在鳞次栉比的高楼间穿行着。岁末的街市有些冷清,有些凄凉;我停下车,站在楼缝间,仰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心中喊到:2002年,再见。辽宁教育出版社,再见。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