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作者周过平,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向来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尼采曾经提出要对一切价值进行重估的口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他自己却也成为重新估价的对象。这倒并不奇怪。历史在阔步前进,世界在急剧地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看法以至评价事物的标准和方法也必然会随之而发生变化。对人的评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盖棺论定”的说法似乎不大符合辩证法。随着时代的推移,过去不能被人们理解的东西,现在变得可以被理解了;过去遭到人们忽视和遗弃的东西,现在又受到重视并从中发掘出新的意义。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难道还少吗?
在中国,尼采学说的命运是不大妙的。本世纪初叶,当它刚传入中国时曾经在一部分知识分子中间时兴了一阵子,接着就被某些人歪曲利用,与德国法西斯掀起的“尼采热”相呼应,从此就一直背上了种种恶名。尽管尼采在当代西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近三十多年来却没有出版过一部尼采的书或我国学者评述尼采的研究著作。这种状况不能认为是正常的。尼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在哲学上提出了一些什么新问题?他和现时代有什么关系 ?他对现代西方思想的发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至今不仅在广大读者、而且甚至在哲学界不少同志头脑里仍是茫然。尼采研究上的这种落后状态,妨碍了我们对现代西方思想的发展作深入的理解。因此,认真地研究尼采,实事求是地按照尼采哲学的本来面目去作出科学的重新估价,确实是我国西方哲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周国平同志的这部著作是对尼采进行重新估价的一个初步的尝试。他在认真地研究了尼采的生平和著作的基础上,根据第一手材料,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提出了一些与过去习惯的说法颇为不同的见解。我觉得这是应该欢迎的。希望读者不要把这部著作误解为替尼采所作的辩护。在历史的审判台前,只有弱者才需要辩护,而尼采却决不是弱者。他所需要的不是辩护,而是理解。这部著作所提供的正是关于尼采的一种新的理解。
尼采哲学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独特的方式预示了现代西方社会中深刻的精神危机。因此,在研究尼采学说时要充分估计到它的两面性和复杂性。对复杂的事物尤其要注意调查研究,尊重客观事实,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进行具体的分析,切忌从一些简单的条条框框出发,受先入为主的成见的束缚,根据道听途说的第二手材料,随便作出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而上学的结论。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灵魂,当我们在研究哲学史上的人物和思想时,也决不能忘记这一点。当然,在进行研究分析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对尼采那样的人物,很可能会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评价。我想,对这样的学术问题不能、也不可能要求“舆论一律”,唯一的正确解决办法就是允许充分地展开自由的讨论,通过“百家争鸣”来提高我们的认识,使我们能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对尼采哲学作出真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说明。如果周国平同志的著作能引起读者们对尼采哲学的兴趣,重新思考一下尼采提出的问题,促进关于尼采的研究和讨论,那就将是他对我国西方哲学研究所做的一件大好事了。
......(更多)
......(更多)
前言
第一章 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世纪末的漂泊者
新世纪的早生儿
误解和发现
他给西方哲学带来了颤栗
第二章 在人生之画面前
哲学和人生
首先做一个真实的人
为思想而战
哲学家的命运
第三章 从酒神精神到强力意志
人生的辩护者
笑一切悲剧
神圣的舞蹈和神圣的欢笑
强力意志
永恒轮回和命运之爱
第四章 人――自由――创造
人是一个试验
意愿使人自由
评价就是创造
第五章 “自我”的发现
迷失了的“自我”
成为你自己
健康的自私
第六章 向理性挑战
科学的极限
“真正的世界”的寓言
理性的原罪
挑开意识的帷幕
语词的化石
第七章 价值的翻转
上帝死了
超于善恶之外
忠实于大地
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
第八章 人的现状和前景
伟大的爱和伟大的蔑视
现代文明的症结
末人和超人
第九章 诗人哲学家
审美的人生
艺术化的本体
诗意的思
跋:在尼采之后
附一尼采传略
附一尼采简历
附三尼采主要著作
后记
......(更多)
尼采的一系列论证无不支持着他关于历史问题的基本见解。这种见解的内容可以归纳如下:历史并不象听起来或想象起来的那样,是一种给人以力量的教育因素。只有已经懂得生活,並为自己的行动做好充分准备的人,才需要历史,才能利用历史;而其他的人,只会受到它的压迫,只会因认定自己是一位迟到者而丢弃其创造性,或者,只会被劝诱做一个成功崇拜者。
精神如何变成骆驼,骆驼如何变成狮子,到最后狮子如何变成孩子。骆驼是驼重的动物,它背负着既定价值,那些教育、道德及文化的重担。沙漠中,骆驼背负着这些重担,然后转变为狮子:狮子打破雕像,践踏重担,批判一切既定价值。最后,狮子变成孩子,也就是说变成了游戏与新开始,他是新价值及新评价原理的创作者。
许多人的所谓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在这一和死去的上帝的斗争中,以及和在上帝死后继续存在的道德(这种道德以影子的方式继续存在)的斗争中,尼采将现代人对失去神的态度从一种无神论的满足中拉了出来,重新唤醒它的生命,让它进入人的意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