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原书名为《明清社会性爱风气》,首次出版于2000年。
烈女祠与贞童庙相对而立,
程朱理学与风月宝册同案展开;
婚姻内外,
金莲与残桃并凋;
床笫之间,
映照出帝国残年怎样的焦虑与隐忧?
——————————————
《牡丹亭》因何成为禁书,中西方情欲观有何差别;
当以性别作为切口,晚明纵欲之所谓“人性解放”还成立吗?
本书立足家规闺训、文人笔记、世情小说及禁毁文献,首次将性别视角纳入研究视野,系统剖析明清社会在封建制度发展极致化之下两性关系的复杂生态,挑战了“晚明是一个具有进步意义的性解放时期”的传统史观,阐明了当代人对中国传统婚姻家庭观念中情欲部分的诸多误解。
本书作者认为情欲和性别的问题从来不是单纯的生理问题,而是社会文化结构的产物,明清两朝封建制度的极致发展加剧了社会上层对底层男女的挤压与迫害,对节烈观的揄扬、男风与异装癖之盛行、钱权阶级的逞欲均为其中表现。
困居深院的小脚妻妾、南院的小倌儿、画像中纤弱的士人“透出一种女性化的伤感”。驳乱的明清世态尽显纸上,这部性别史与社会史交织的开山之作,以冷峻的笔触为当代性别议题提供历史镜鉴。
——————————————
☆本次全新推出☆
精细修订、厘清错讹,弥补旧版之憾;
豆瓣高分经典,内容0删减,新增3000+字“新版前言”,厘清二十年来相关学术领域的全新动态;
前衬施金附印“金莲与残桃”,诗意呈现全书主旨,探赜明清纵欲与禁欲的性别悖论。
......(更多)
吴存存,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博导,香港人文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明清通俗文学与性别、清代梨园文化、俗曲民歌等,代表作有《明清社会性爱风气》《〈三才福〉校注》《戏外之戏:清中晚期京城的戏园文化与梨园私寓制》等。
......(更多)
绪 论
性爱是一种风气
性别问题与性爱风气
明清性爱观念的特性
第一章 明清时期的正统性爱观与节烈风气
淫声美色,破骨之斧锯——家规、闺训中的性爱观
爱伦常甚于爱美色——正统性爱观在明清通俗小说中的体现
第二章 晚明的纵欲主义思潮
从“心”到“身”的全面解放——晚明纵欲风气的思想源流
人情以放荡为快,世风以侈糜相争——晚明社会的纵欲风气
营造纵欲的理想王国——晚明的色情文学
第三章 明清社会男性同性恋风气
致娈童为厮役,狎丽竖若友昆——明中晚期社会男风流行状况
展示男风众世相——明中晚期的同性恋文学
不重美女重美男——清代士人的男性同性恋风气
作使童男变童女——清代的相公
清代男风的百科全书——通俗小说中的同性恋及其代表作《品花宝鉴》
第四章 女子缠足的流行与金莲崇拜
明清两代缠足风气概况
处于性爱活动中心的三寸金莲
第五章 明清社会的异装癖风气
羞涩如处子——审美趣味上的女性化
美男妆成如美女——明清社会异装癖现象
女性化审美趣味的缘起
后 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