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重庆的自然地理环境出发,讲述自古以来,重庆人在今天重庆这片土地上的适应、塑造与创造,带领读者一书读懂重庆和重庆人的前世今生。书中用200余幅致摄影作品沉浸式呈现重庆的山水人间,展现重庆的空间广度;以几十幅内容丰富的科学制图,剖析重庆的地理文化深度;用文字阐释重庆的长度,向读者展现,重庆绝不仅仅是一时的“网红”之地,其背后还有更广阔的内涵等待着我们探索。
......(更多)
星球研究所成立于 2016 年,是一家专业的地理科普传播机构,专注于探索致世界,解构世间万物,用地理的视角来认知世界和人类文明。2018 年,星球研究所被人民日报社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中国十大科普自媒体”。2019 年和 2021 年分别推出典藏级国民地理书《这里是中国》《这里是中国2》,图书获得“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中华优秀科普图书”等荣誉。
......(更多)
引子
一部分 山:西南大地的琴弦
1 重庆从哪里来
2 是山,还是山
3 大地的琴弦
第二部分 水:三重天地的塑造
1 勒是雾都
2 喀斯特王国
3 江峡相拥
第三部分 人:千里江山的解锁
1 移民到来
2 凭险作守
3 地尽其利
4 突破山水
第四部分 城:立体都市的诞生
1 魔法空间
2 翻山越水
3 美食江湖
结语
参考文献
......(更多)
抗战期间,全国共有60余所高校迁至大后方,其中迁入重庆的高校超过20所,占当时内迁高校的1/3。数以万计的师生来到重庆,在重庆沙坪坝、北碚夏坝、江津白沙坝形成了三大文化区。它们与成都华西坝并称“文化四坝”,成为抗战时期中国高等教有的枢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