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想象一个没有工作的世界吗?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关于各种形式的“工作”的分析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领域。本书描述和批评了在例如英国、德国和美国,工作的历史、工作的转变本身和我们对它的理解,分析了不断变化的工作和休闲的边界、解决工作的性别歧视机制,并将所有这一切与哲学的理论(如让-吕克·南希、唐纳·哈拉维)和文学上的例子(如伍尔夫、马克思)联系起来。
本书对反工作的主张中的当代悖论做了前所未有的综述,同时讨论了基于共同界限的自由的后资本主义视界,观点新颖而有见地。
......(更多)
作者
马雷勒·潘嫩贝克(Mareile Pfannebecker,1981- ),英国作家,翻译家,曼切斯特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为莎士比亚以及当代文化。
J.A.史密斯(James A. Smith,1985- ),英国学者,评论家,在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教授英国文学,《独立报》《论坛报》《新闻周刊》撰稿人,The Popular Show播客联合主持人。
译者
夏开伟,南京大学英美文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洪堡跨学科研究中心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当代小说与西方现当代文艺理论,译作有《寂静》、《如何阅读德里达》与《吉尔·德勒兹》。
林小慧,南京大学英语硕士毕业,现居上海,专职编辑,爱好翻译,译有《在场:21个故事讲述日本的女性经济学》。
......(更多)
序:万般皆工作 1
第一章 毕生之业 7
不再是面包师 12
对工作的怀旧 20
在 “后工作”乌托邦,我们要做些什么? 28
文学的共产主义 40
第二章 工作驱逐 52
失业状态的终结 58
“我宁愿不” 66
不良受雇与解雇 76
第三章 我们 “年轻女孩” 91
“年轻女孩”发展史 98
艾米还是皮驰斯? 117
“年轻女孩”不易 124
第四章 资本主义之后的三种渴望方式 139
反工作书写中的 “杰森一家”谬论 143
硅谷渴望些什么? 156
微调你的欲望 170
结语 共享你的界限 184
注释 193
索引 223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