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紓的《左傳擷華》繼承並發展了明清盛行的文章評點之學,注重討論《左傳》之文法、意境,于《左傳》紀事之篇章結構、歷史之曲折婉轉、人物之善惡臧否有其精彩獨到的評點。
《讀左隨筆》為陳朝爵在秋浦學舍授課時所撰講義,雖不具載經傳原文,但於所見分條羅列,參考諸説,詳加注釋,輯成上下兩卷。此書頗受乾嘉學派影響,經史考證、文法探討并重,于文章義理、文字考據皆有發揮。
本書《〈左傳〉讀法兩種》由潘林編注,即是將林紓《左傳擷華》和陳朝爵《讀左隨筆》兩部著作合編為一書,并對其進行校注,對解讀《左傳》有重要作用。
......(更多)
潘林,男,1971年出生,四川內江人。中國古代史碩士研究生畢業。致力於中國古典文獻的整理與研究。校註有《周禮疑義辨證》《張居正奏疏集》《詩說》,參與主編《陳柱集》《廖平集》,在《中國社會經濟史》《古典研究》《古今農業》《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等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
......(更多)
......(更多)
宋人使樂yuè嬰齊(宋大夫)告急於晉,晉侯(指齊景公)欲……
初,楚司馬子良生子樾椒(又作“子越椒”,即鬬椒,字伯棼,亦字子越)。子文(楚令尹,子良之兄)日:“必殺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聲;弗殺,必滅若敖氏(子文、子良之族。若敖本爲楚君熊儀之謚號,其後人鬬伯比以若敖爲氏)矣。諺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豈)可畜(蓄養)乎?”子良不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