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收录了作者探讨闽台传统社会的16篇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乡族组织与共有经济、家庭结构与宗族组织、民间信仰与仪式传统、地方行政与社会转型四个专题。这些论文的共同主题,在于通过考察明清时代的乡族组织与地方政治,探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转型。
......(更多)
曾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系主任,现为厦门大学民间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的课程有:史学概论、史学方法论、明清社会经济史、明清社会经济史料、中国现
代化理论、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变迁、社区研究与社会调查。
......(更多)
丛书总序 走向历史现场
绪论:明清时代的乡旅与国家
卷一 乡族组织与共有经济
明清时期闽北乡族地主经济
明清福建沿海水利制度与乡族组织
清代台湾乡族组织的共有经济
清代台湾的合股经营
卷二 家庭结构与宗族组织
宋以后福建的祭祖习俗与宗族组织
明清福建的里甲户籍与家族组织
明清福建的家庭结构及其演变趋势
清代台湾家庭结构的若干特点
卷三 民间信仰与仪式传统
闽台道教与民间诸神崇拜
吴真人信仰的历史考察
神庙祭典与社区发展模式——莆田江口平原的例证
明清福建里社组织的演变
卷四 地方行政与社会转型
明后期福建地方行政的演变——兼论明中叶的财政改革
清代福建地方财政与政府职能的演变——《福建省例》研究
清代闽南乡族械斗的演变
晚清至民国的乡镇商人与地方政局——以莆田县涵江镇为例
后记
......(更多)
闽南和台湾地区的道士,主要是正一派的“火居道士”。他们一般都住在自己家里,以家族为单位承办道教仪式,而且世代相传,形成职业性的道士世家。在这些道士家族中,一般每一代中只推选一人为“道长”,其余则分别担任“都护”、“引班”、“侍香”等角色,因此,他们的职业训练往往并不依赖正式的经典和科仪书,而是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和口头传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