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国内著名的拉美研究学者索飒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国内资深拉丁美洲研究学者的身份,潜入拉丁美洲大陆的深处,长达数月。本书的写作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求学,匆匆步履坚实地穿行于厄瓜多尔、秘鲁、墨西哥、古巴四国。敏锐探寻的目光捕获的不仅仅是安第斯山的雄伟、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旖旎、当地民众的风情,更重要的是,在探寻的目光背后有着一个人文学者的文化审视和学理追究。
面对拉美大地丰富的细节——无论是印第安底层民众的心声,拉美知识分子的觉醒,还是饱经新旧殖民主义蹂躏留下的历史疮痍,作者一面深情吟咏曾创造了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卡文化的这块丰饶大地,一面无情针砭被媚俗史学遮蔽了的罪恶殖民史。于是,温情和正义时时闪现在文采激扬的流水行文中。
......(更多)
索飒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退休)。青年时代曾在内蒙古草原插队,后就学并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专业,后长期从事拉丁美洲文化研究。
......(更多)
小引
第一章:厄瓜多尔
飞越火山国度
在基多逛工艺品市场
太阳“正坐”在基多
与费尔南多谈论印第安人运动
攀登修饰了“门脸”的圣安娜山
香蕉与可可
厄瓜多尔的“巴拿马草帽”
第二章:秘鲁
经波哥大深夜到达利马
访问“国际土豆研究中心”
在利马遇上了节日
沿着逐渐升高海拔的路线
在科尔卡大峡谷看到了两只神鹰
跟随羊改村的老头看古代梯田
在神秘的的的喀喀湖畔
终于到了伟大的库斯科
在萨克萨瓦曼城堡与种土豆农民相遇
倘佯在库斯科城里
比奥莱塔领我们拜会土豆专家
走入乌鲁潘帕河谷
奥扬泰坦博是必经之路
拜谒马丘比丘
背离阿亚库乔的行进
白天行驶在泛美公路上
与印第安人同船行进在亚马逊河上
伊基托斯的橡胶热
告别利马
第三章:墨西哥
抵达太平洋海岸的阿卡普尔科
走向普埃布拉
传说乔卢拉有365座天主教堂
普埃布拉的日子
到特华坎看玉米的“祖先”
遇上了“转基因”这个大命题
到雪山脚下的小村去看玉米
巴基斯坦人如何讲解Virgen
附近有一个意大利移民村
一个“解放教育学”的实例
就近感受“解放神学”
跟随嬷嬷走访乌托邦故地
在恰帕斯看到了游击队方阵
恰穆拉的天主教堂不许照相
在那个叫作“希望”的山沟里
看电影:《火与语言》
浓雾里奔向潘特洛
第四章:古巴
哈瓦那断章
特立尼达
圣地亚哥
关塔那摩
告别古巴,告别美洲
......(更多)
对于过去的宗主国来说,这支穷人大军已经成了麻烦。完成了原始积累、进人高度发达的欧洲,再也不需要一双双挖银子、收咖啡、砍甘蔗的手',更怕他们利用“全球化”成为移动之民,将脚踏上昔日主子的优雅国度;或者在这贫、富连带的时代里,成为危及富人的“非传统安全”因素。
我对拉丁美洲的爱情,大概有三分之一与他们的民间艺术有关,其余的三分之二各自归于他们的民歌和斗争史。 美洲的古代人一定是富于想象力的人群,大自然的恩惠给了他们编织梦幻的余暇,风土的壮观鼓舞了他们粗犷的审美能力。古巴诗人何塞·马蒂(Jose Marti)说过,“对装饰的喜好始终是美洲儿女的天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