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以大理苍山为主体的自然文学,亦是一部严谨而详实的博物学非虚构作品。
内容以苍山地理现象和自然事物作为叙述对象:森林、鸟类、云和光、岩石、深壑、河川、湖泊、池塘、山脊线、山巅、废墟、野花和灌木,把在荒野中的经历和感知,融汇到博物学、地理学和气象学知识中,叙述在自然中如何观看、如何倾听、如何触摸和感受,乃至于如何存在。
————
这座深沉高耸的山脉就在城市和村庄的边缘。在地质学上,苍山亦被视为一种交叉、边界式的存在。
从山麓的小路望向苍山山脊,山峰与天际相融的远处,每一支森列的山峰都托着风和冰雪的重荷伸向苍穹,像重重塔尖,与天空通灵。蓝色的湖水在视野中化作一个闪亮的平面。
在自然原生力塑造的无垠空间里,仿佛只有纯粹物理的世界与无限的时间是全然袒露的、真实的。
......(更多)
苏娅,昆明人,现居大理,曾在北京生活十年,前《第一财经日报》资深文化记者。钟爱阳光和风土的写作者。已出版作品《种子落在泥土里》。
......(更多)
序 章 二月是最短的
春霭
自然的信使
第一章 老鹰知道这一切
黑翅鸢
春夏时节的林鸟
候鸟过境
留鸟的冬天
星鸦的领地
第二章 极简之地
河流,与无限时间
通往兰峰的路
极简之地
第三章 山之四季
春在有无间
初夏,高山杜鹃
秋山
往日山中
......(更多)
保罗·科涅蒂《八山》:“你永远不可能把自己在山上体验到的东西,传达给留在家里的人。”……“冰川是对我们所度过的冬天的回忆,它是大山为我们保存的记忆。它在一定的高度上保留着回忆,而倘若我们想了解某一个遥远的冬天,我们就应该往那个高度走。”p98
置身于自然的世界,身旁之物与日常所见如此不同。日常的世界里,扑面而来的事物大部分带着崭新的、刺激的味道,但自然的世界既宽广又平常,生命以隐匿的方式存在。广袤的森林里,万物被统摄一切的黯淡消融了,也包括日常应接不暇的感官刺激,让人获得片刻安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