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会永远活在希特勒的阴影下吗?两德统一并没有驱散希特勒的阴影,统一后的德国,纳粹时代依然是一个被回避的话题。除了1933和1945年,目前德国回避的话题中又多了一项内容:1989/1990。为什么会这样?“德国问题”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正是本书中某些文章思考的主题,所收录的文章,从18世纪开始,探讨当时对德国后世影响深远的自由和专制体制。作者的着眼点并不仅仅是德国历史,还有作为德国历史参照体系的欧洲的历史和整个西方史。只有放在这一体系中,衡量德国历史的标准才会清晰起来:那是西方世界的标准,历史中的德国曾经是西方的一分子,德国参与构建了西方世界,却不止一次地游离西方之外,最后一次游离引发了世界历史上的一场大灾难。
......(更多)
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Heinrich August Winkler)(1938- )
洪堡大学当代史教授,德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史学家之一。其代表作《迈向西方的长路》(两卷本)在国际享有盛誉,是有关德国19、20世纪历史的经典著作。
......(更多)
前言
一 普鲁士的革命只能造就国王
二 1848:艰难的革命
三 一位容克革命家
四 刺杀事件和不在场证明
五 反革命的革命
六 对内战的恐惧
七 被压制的罪责
八 千疮百孔的进步
九 1923:魏玛濒危
十 兴登堡——德国的灾难
十一 可避免的灾难
十二 沦陷之后的逆转
十三 融入西方
十四 柏林的巴士底狱
十五 永远在希特勒的阴影下?
十六 反面观
十七 11月9日
十八 波兰的解放和德国的统一
十九 矛盾的记忆
二十 什么是西方价值共同体?
名词缩写表
人名索引
......(更多)
如果将1933年至1945年间的德国灾难统统推到普鲁士身上,那么德国其他地区就能免于被问责。在处理历史的问题中,阿登纳的观点恰恰为德国的西部和南部地区提供了一种便利,甚至流于自负的立场。这种立场对他的政治有利,但同时也推动了东德和西德之间的疏离。
如果一个历史学家自称可以预测未来,那它就不再是历史科学,而是世俗化的历史神学。历史学家之争期间发表的某些批判性文章或多或少地都在走历史神学道路,对事实并无裨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