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天津工人:1900—1949

天津工人:1900—1949
作者:(美)贺萧
译者:喻满意 / 任吉东 / 许哲娜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5-08
ISBN:9787559884893
行业:其它
浏览数:3

内容简介

一部聚焦1949年前天津工人生产、生活的劳工史、城市史经典著作,从劳动雇佣、衣食住行到婚丧节庆,全景还原近代天津工人生活现场,再现天津城市化进程。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聚焦1949年前天津工人生产、生活的劳工史、城市史经典著作,通过大量口述史料,从劳动雇佣、斗争策略、衣食住行、家庭生活、公共卫生与健康、婚丧礼仪、节日风俗等诸多角度,展现了天津工人日常生活的历史场景,再现了近代天津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同时,本书特别关注女工处境,以及女工在工厂、家庭、社区的多重身份,聚焦同工不同酬、性暴力、月经卫生等话题,打破男性中心叙事。本书讨论的核心始终是普通人的故事,值得所有关心劳动者命运的人一读。

☆ 本书亮点

1.海外汉学家贺萧代表作,绝版好书复活!新增修订,罗威廉、王笛一致推荐,从新劳工史视角重新诠释中国近代工人阶级的典范之作。

2.一部聚焦1949年前天津工人生产、生活的劳工史、城市史经典著作。本书从劳动雇佣、斗争策略、衣食住行、家庭生活、公共卫生与健康、婚丧礼仪、节日风俗等诸多角度,展现了天津工人日常生活的历史场景,再现了近代天津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3.通过大量历史细节,展现一个鲜为人知的近代天津工人世界。本书触及了近现代历史上在天津这座曾被誉为“小上海”的繁华城市中,挣扎在“霓虹灯外”的下层社会种种不为人知的痛楚。比如,男女工的同工不同酬、女工在工厂中面对的性暴力、工人为反抗剥削而进行的“摸鱼”(书中称“泡蘑菇”)甚至偷窃行为。

4.口述资料的引入,为城市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书以普通市民、日常生活、大众文化为研究取向,娴熟而又恰当地运用口述访谈、口述史料、报纸报道,挖掘其中可能包含着有助于促进“城市化”的积极因素,为城市史研究的转向做出成功的示范。

5.关注民国女工困境,以女性视角革新劳工史叙事。本书聚焦女工的工作环境、家庭负担以及社会地位,充分关注1949年以前天津女性工人的生活、工作情形,包括女性所要面临的“额外的卫生问题”——月经,展现了女工在工厂、家庭和社区中的多重身份,挑战了传统劳工史以男性为中心的叙事模式。

本书是贺萧的第一本书,其中对女性工人的关注影响了她后续的研究,促使了她向妇女史研究转向:

《天津工人:1900—1949》是我的第一本书,是对1949年以前天津工厂工人的“下层的历史”的研究。它包括对天津棉纺厂女工的研究。研究过程中,我在查阅一份民国政府对天津女性的社会调查时注意到,这份调查中记录的妓女数量似乎是该市女工的两倍。那个我后来再也没找到的数据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我突然想到,这两类女性——女工和妓女,往往都来自农村,一位女性最终是在工厂还是妓院工作,可能受社会关系、人口买卖或是机遇的影响,但女工和妓女有许多重叠的特点。要全面了解女性从事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工厂大门内。于是我决定,在我的研究中,无论女性在经济不稳定、政治动荡和战争的环境中如何谋生,我都要去了解她们。

☆名家推荐

这本令人钦佩的著作……是一项实证研究的杰作,贺萧以严谨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生动详细地描绘了其研究对象的生活。贺萧通过描绘天津更广阔的图景,阐明了她的研究主题——天津政治和经济历史的独特性、空间特征的变迁、社会机构(如青帮)、外国利益以及新兴资产阶级(三条石铁工厂的小资本家案例研究尤其引人入胜)。她记录了新工人阶级持续的农村联系和特征、“关系”及庇护的垂直联系的普遍性,这些联系阻碍了横向阶级关系和阶级意识的形成。……这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学术著作,不仅对该时期的研究者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那些希望了解中国当代城市社会的前身、追溯强大连续性的根源的中国研究者来说,也极具价值。

——《中国季刊》 戈登•怀特(Gordon White)

这本书内容深刻,文笔睿智。提供了关于物质生活、娱乐形式、当地节日和个人成长仪式的丰富细节。充分利用了当代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尤其是南开大学学者)对当地经济的研究,并用口述回忆和报纸报道加以补充……《天津工人》对中国劳工史和城市史都是一个重大贡献。

——《亚洲研究杂志》 罗威廉(William T. Rowe)

贺萧为我们呈现了一幅20世纪上半期天津以及生活在那里工人的生动而多维画像,该书是一幅引人入胜、层次丰富、精心绘制的画卷,显示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作者通过多样化的资料来源,包括个人访谈等,成功地构建了这一时期天津工人的真实生活图景。……该书脍炙人口,是迄今为止中国劳工史方面出现的最好的著作。

——The American Asian Review

贺萧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现代中国城市及其与中国传统和20世纪政治之间复杂关系的认识……本书原始资料丰富……向我们介绍了一群迷人的中国人……是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的重要读物。

——Choice《选择杂志》(书评期刊)

贺萧的研究方法是一种广泛的文化视角,它关注闲暇时间、社区价值观以及日常组织的实际运作机制。她通过融合人类学、社会学视角以及口头访谈的方式,拓展了传统的档案研究。这种研究方法的成果在其关于工人阶级生活的章节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该章节简要探讨了卖淫、犯罪和人生仪礼等问题。整本书中充满了丰富的细节、地方特色和逸事,生动地展现了天津的生活风貌。……贺萧研究方法的优点在于……将劳工史从服从于政治史的暴政中解放出来。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跨学科史学期刊》 范德(Edward L. Farmer)

这是一部从新劳工史视角重新诠释中国近代工人阶级的典范之作。与传统劳工史聚焦于阶级斗争、工人运动不同,本书以天津工人为切口,深入挖掘了1900至1949年间工人的日常生活、性别角色、社区网络、文化习俗以及多元背景。这个研究不仅关注工厂内的劳动条件与抗争,更将目光投向家庭、邻里和街头,探讨女工在家庭与职场间的双重挣扎,移民工人的地域认同,以及工人在宗教节庆、行会组织中的非正式秩序。这种自下而上的叙事方法,凸显了天津工人的韧性、创造与抗争。这个研究提醒我们,劳工史的核心始终是普通人的故事,值得所有关心劳动者命运的人一读。

——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 王笛

☆ 丛书介绍

大学问•中国城市史研究系列

在城市中发现中国历史

以史家之笔触碰城市的历史和记忆

窥见一个已经消失但在当今时代留下印记的世界

为城市写史,为小人物立传

出版信息:

《亦官亦商:明清时期天津的盐商与社会》《晚清中国城市的水与电:生活在天津的丹麦人,1860—1912》《天津工人:1900—1949》《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50—2000)》

......(更多)

作者简介

(美)贺萧(Gail Hershatter),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历史学教授(荣休),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前主席(2011—2012)。长期从事文化史、劳工史、妇女史、性史和女性主义理论研究。著有《天津工人》《危险的愉悦》《记忆的性别》等。《危险的愉悦》与《记忆的性别》分获1997年、2012年美国历史学会“琼•凯利女性史纪念奖”。

☆ 译者简介

喻满意,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副教授。

任吉东,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座教授。

许哲娜,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更多)

目录

前言

译者序

致谢

导论:中国和工人阶级历史的形成

第一章 近代天津城市的塑形

天津的环境

1816年的天津

作为通商口岸的天津

第二章 无常易变的工业家们

投资者和权贵

消失的工厂主和熔毁纱锭:棉纺织业

结论

第三章 工作多样性与工人生活

手工业

制造工业

手工工匠与工厂工人

临时工与工人阶级家庭

物质生活

贫困的边缘

第四章 飞铁走錾:三条石工人

三条石:一个地区的发展

三条石工人

结论

第五章 赢得地盘:运输工人

脚行的形成

剖析脚行

城市传统

暴力行为

政府与脚行

第六章 轮带如海:纱厂工人

招工:厂门前的斗争

工作时间:车间里的斗争

正式与非正式的劳动纪律

围绕生活的斗争

第七章 大鼓书与鬼市:工人阶层的生活方式

市场和娱乐

性、暴力和脆弱性

节日和庆典

第八章 工人阶级抗议的形成

20世纪20年代:共产党与纱厂

南京政府十年:改革、解雇和关厂

20世纪40年代:占领时期与国民党的重返

附录

参考书目

译名对照表

......(更多)

读书文摘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