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是中国世俗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作者以考古学家的面目介入到饮食的发展流变的研究,从而步入了社会专题史的范畴。举凡饮食器具、烹饪方式、饮食掌故,作者都详其流变,一一考订源流,不曾因为这是一部通俗著作就降低了它的学术水准。
......(更多)
王仁湘,男,汉族;1950年出生于湖北省天门县,197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学系,获硕士学位。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始社会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更多)
序文:笨嘴谈吃
一 饮食与中国
远古文化
1.黄土与大河的养育
2.悠久的火食传统
二 五味调和
1.从大羹玄酒到五味调和
2.八珍百羞说御膳
3.乡味与菜系
4.素食清供
5.羌煮貂炙话“胡食”
三 岁时饮撰
1.迎春
2.消夏
3.爽秋
4.暖冬
5.岁时的寄托
四 太官・庖人・食经
1.天官・太官・光禄寺
2.庖人与厨娘
3.市厨与中馈
4.食经种种
五 茶道
1.茶食和茶饮
2.茶圣与《茶经》
3.龙团凤饼
4.茶中趣
六 酒中三昧
1.禹诫与酒浩
2.酒徒・名士・酒仙
3.“礼饮三爵”
4.酒令
七 亦食亦药
1.五味与保健
2.饮食宣忌
3.以食当药的食疗术
4.以药当餐的药膳方
八 独具一格的进食方式
1.餐匙源流
2.箸史
3.中国餐叉之谜
4.分餐与会食
九 吃的艺术
1.精味
2.悦目
3.夸名
4.美器
5.佳境
6.雅兴
7.绝咏
8.妙喻
十 食礼
1.礼始诸饮食
2.宴饮之礼
3.待客之礼
4.进食之礼
5.“会约”与“觞政”
十一 古代饮食观
l.“嗟来之食”与食客三千
2.诸子食教
3.梦想长生与追求不朽
4.“食必方丈”的贵族派头
5.宋人食观
6.袁枚如是说
十二 食功论
1.祭失礼神
2.期友会亲
3.报上励下
4.安邦睦邻
5.养性健身
校后记
......(更多)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一李白《少年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