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这门学科的使命,乃在于潜心到过去的生存境遇下,考察古人的思维过程。田浩教授的这本成名作,在新发现的陈亮作品的支持下,具体探讨了陈亮思想的演变过程,尤其是在宋代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参照着两位论辩对手的具体阅历及性格,展示了陈亮、朱熹间的“道德与事功”之辩,从而再现了中国思想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历史性。缘此,本书被汉学宗师史华兹推许为自己所读到的以西方语言叙述宋代儒学思想多种特征的最生动、最易理解的作品之一。
......(更多)
田浩(Hoyt Tillman,1944—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本科学习美国史和欧洲史,研究生转向中国史研究。1976年取得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导师是史华慈(Benjamin J.Schwartz)和余英时。主要从事宋元思想史研究。著有《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儒学话语与朱子说的主流化》等,编有《宋代思想史论》。
......(更多)
......(更多)
习惯上两个术语都在宽和窄的意义上使用,不过必须清楚“宋学”在宽泛意义上是指那个特殊的文化复兴倾向,这些倾向由那些与范仲淹及欧阳修新政相关的学者最先明确的表述出来;“道学”则是指那些被认同的主要创始者-程颐、程颢、周敦颐和张载等学者共同关心的伦理学、形而上学和哲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