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好书速递 排行榜 读书文摘

电影与激进的渴望:实验电影文论选

电影与激进的渴望:实验电影文论选
作者:[美]安妮特·米切尔森 等 / 黄兆杰 主编
译者:黄兆杰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2-11
ISBN:9787570229154
行业:演艺
浏览数:4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回归电影先锋之魂的艺术表达★★★

★★★视觉艺术不可错过的灵感之书★★★

本书展示了先锋电影在诞生之初的一个世纪里,近乎荡气回肠的概念图卷。

在先锋影人的字里行间,重温电影语言作为艺术的纯真和锋锐,重读电影作为艺术语言的广博与深刻。这里有英雄般的惺惺相惜,有观点相异的论辩争鸣,是近一个世纪先锋影人们跨越时空的“华山论剑”。

在美学上,这些影人所描绘的实验性艺术世界依然不断启发今日的视觉表达;在如今全面发展的电影版图前,先锋影人对好莱坞等工业电影、商业电影的反思依旧引人深思。

从这本书,回归电影作为艺术的纯粹与永恒。

正如《一个男人的两次生命》导演马科普洛斯在书中所言:因为电影是关于人的;因此,电影是生命本身的永恒。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世纪先锋影人电影理论与批判文献精选集,收录了包括曼•雷、让•爱泼斯坦、居伊•德波、饭村隆彦等近40位影人44篇论述先锋电影的经典文章,包括演讲稿、采访、论文、座谈等。并特别收录纳森纳尔•朵尔斯基《虔诚的电影》这本小书的全译本。这些文章展现了先锋影人在探索电影与视觉、文学、音乐、政治、空间、文字(字幕)等诸多方面的思考和争鸣。

从思考镜头语言的审美哲思,到回应好莱坞、工业电影对先锋与实验电影的冲击;从骋辩诗意的抽象与再现,到深研镜头的存在与节制,全面呈现电影思考跟随时代的更迭与发展,勾勒出20世纪先锋电影作为视觉语言的全景图卷。

......(更多)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安妮特•米切尔森(Annette Michelson),美国艺术和电影评论家、作家。1956—1966年,担任《纽约先驱论坛报》巴黎版的艺术编辑和评论家,同时也为《艺术杂志》和《艺术国际》撰稿。她与杰伊•莱达一起在纽约大学建立了电影研究系, 她的工作对电影研究和视觉文化中的先锋艺术领域做出了贡献。

-丛书主编-

李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制片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理论、图像哲学与电影史,著有《目光的伦理》《迷影文化史》等。

-本书主编•译者-

黄兆杰,青年学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电影史和实验电影理论,在《电影艺术》《艺术广角》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译文多篇。

......(更多)

目录

目 录

总 序

曼•雷

电影影像(1951)

汉斯•里希特

作为一种原创艺术形式的电影(1950)

从内部视角看先锋电影(1949)

费尔南•莱热

绘画与电影(1925)

让•爱泼斯坦

电影的本质(1923)

论一种新先锋派(1924)

热尔曼•杜拉克

视觉与反视觉电影(1928)

先锋派电影:它们在大众与电影产业前的命运(1932)

安托南•阿尔托

巫术与电影(1928)

奥斯卡•费辛格

吾之声明尽于作品中(1947)

威拉德•马斯 等

诗歌与电影:一场座谈会(1963)

西德尼•彼得森

关于实验电影中的喜剧的笔记(1963)

斯坦•布拉哈格

视觉的隐喻(1963)

帕克•泰勒

“地下电影”:先锋派的新面具(1960)

梦的结构:实验电影的基础(1960)

阿莫斯•沃格尔

十三种混淆(1967)

丹尼尔•塔尔博特 等

新美国电影:对《十三种混淆》的五个回应(1967)

安妮特•米切尔森

迈克尔•斯诺(1971)

电影与激进的渴望(1966)

迈克尔•斯诺

克诺克-祖特国际实验电影节上关于影片《波长》的声明(1967)

P. 亚当斯•西特尼

结构电影(1969)

选集电影档案馆宣言(1970)

斯坦•范德贝克

“文化:对讲机”与扩延电影:一份提议与宣言(1966)

湮灭电影:来自地下的电影(1961)

安东尼•麦考尔

两则陈述(1973/1975)

乔治•库哈尔

8 毫米电影宣言(1964)

罗伯特•史密森

电影异托邦(1971)

约翰•惠特尼 詹姆斯•惠特尼

视听音乐(1947)

彼得•库贝尔卡

度量电影理论(1974—1975)

格雷戈里•马科普洛斯

直觉空间(1998)

霍利斯•弗兰普顿

一次讲演(1968)

彼得•沃伦

两种先锋派(1975)

J. 霍伯曼

先锋电影的三个神话(1981)

乔纳斯•梅卡斯

日记电影(1972)

电影日志(1963—1969)

比吉特•海因

先锋派与政治(1976)

汤姆•冈宁

迈向少数电影:福诺罗夫、赫威茨、阿韦什、拉波尔、 克拉尔与所罗门(1989—1990)

居伊•德波

未来电影导论(1952)

尼克•泽德

僭越电影宣言(1985)

饭村隆彦 等

为了真正自由的电影:电影独立派提案(1964)

松本俊夫

前卫纪录电影论(1963)

基斯•桑伯恩

现代的,太现代的(1988)

“电影形式”工作坊 等

“电影形式”工作坊宣言及其他(1975—1980)

特别收录

纳森纳尔•朵尔斯基

虔诚的电影(2005)

丁昕 译

大都会电影文献翻译小组

......(更多)

读书文摘

2.“在时空中创作普通物体的节奏,呈现它们的造型美,在我看来是值得的。”(费尔南·莱热)p15

数字电影的诞生杀死了胶片,而胶片——“迷影人”虔诚膜拜的电影物质载体,则正在消亡。VI

......(更多)

猜你喜欢

点击查看